消失30年 三民蝙蝠洞再現成羣蝙蝠

「三民蝙蝠洞」已逾30年未見蝙蝠,但觀旅局去年斥資近1300萬修繕木棧道和景觀平臺,1年來長出綠意,近期更出現成羣蝙蝠(中間偏左黑影),讓在地旅遊嚮導也驚豔直呼:「蝙蝠回來了!」(蔡依珍攝)

「三民蝙蝠洞」已逾30年未見蝙蝠,但觀旅局去年斥資近1300萬修繕木棧道和景觀平臺,1年來長出綠意,近期更出現成羣蝙蝠(中間偏左黑影),讓在地旅遊嚮導也驚豔直呼:「蝙蝠回來了!」(蔡依珍攝)

蝙蝠洞是一處天然形成的巨大彎月形巖洞。(蔡依珍攝)

成羣蝙蝠。(蔡依珍攝)

觀旅局長楊勝評曾笑稱是「沒有蝙蝠的蝙蝠洞」。(蔡依珍攝)

蝙蝠洞入口意象。(蔡依珍攝)

蝙蝠洞是一處天然形成的巨大彎月形巖洞。(蔡依珍攝)

「三民蝙蝠洞」因人爲開發,已逾30年來未見蝙蝠,讓觀旅局長楊勝評笑稱是「沒有蝙蝠的蝙蝠洞」,但觀旅局去年斥資近1300萬修繕木棧道和景觀平臺,以圍籬阻隔民衆攀上巖壁,1年來長出綠意,近日更出現成羣蝙蝠,讓在地旅遊嚮導也驚豔直呼:「蝙蝠回來了!」

位在復興區三民裡北部溪谷內的蝙蝠洞,是一處天然形成的巨大彎月形巖洞,因洞口上方有泉水灑落,而有「水濂洞」美稱,曾棲息着成千上萬的蝙蝠羣而命名,但1931年被發現後,居民捕食、遊客侵擾,蝙蝠已消失逾30年,步道也因年久失修翹起、斑駁。

觀旅局爲推廣觀光,斥資1295萬元,在洞口增設景觀平臺、避車彎和接駁車候車處,也修繕沿線石階步道,更在洞內增設景觀平臺和導覽指標,供遊客休憩及觀賞蝙蝠洞奇景,去年4月底開放使用,沒想到建設意外引回蝙蝠。

旅遊達人孔俊凱表示,過去有許多民衆攀爬上石洞的平臺上修行、拍照,平臺都被踩到光禿禿,觀旅局增設木棧平臺和環狀圍籬,阻隔遊客闖入,1年多來石洞平臺陸續長出青苔,8月中旬更在洞頂驚見4、50只倒吊的蝙蝠,目視比一般蝙蝠大,貌似拉拉山果蝠,正確品種待調查,但已感到振奮,直呼蝙蝠現蹤是生態恢復的象徵,未來會呼朋引伴,有可能會重現過往榮景。

「現在要改口了,不能再說是沒有蝙蝠的蝙蝠洞!」觀光建設意外恢復生態,讓楊勝評也驚豔,會持續善加管理,也呼籲遊客珍惜,不要擅闖,垃圾不落地,讓美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