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最高機密:1940年侵華日軍731部隊職員表首次曝光

日本學者鬆野誠也在厚生勞動省移交給國立公文書館保管的文件中,發現1940年的731部隊職員表。(圖/新華社)

731部隊是日本在二戰期間在國外從事生物戰、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其手段殘暴聳人聽聞。據陸媒與日媒報導,日本學者鬆野誠也在厚生勞動省移交給國立公文書館保管的文件中,發現1940年的731部隊職員表,當中記載隊員姓名、職銜結構。由於731部隊相關文件在日本戰敗時被下令燒燬,這項文件是首次被發現。

香港《東網》引述日媒報導說,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員鬆野誠也在厚生勞動省移交給國立公文書館保管的文件中,發現1940年的731部隊職員表,當中記載隊員姓名、職銜結構。

731部隊相關文件在日本戰敗時被下令燒燬,這項有關731部隊的機密文件是首次被發現。(圖/新華社)

有關文件是駐紮在滿州(今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的組織變更報告,被視爲保密度最高的軍事機密,封面寫有「昭和十五(1940)年九月三十日」及「關東軍司令部調製」。文件含有多份職員表,上至負責人陸軍軍醫大佐石井四郎以及各部部長,下至地位較低隊員的姓名和職銜都被記錄下來,共計97人。

鬆野表示,731部隊相關文件在戰敗時被下令燒燬,今次的文件可能屬於首次發現,或有助判明細菌戰組織的實際情況。文件另包含同爲細菌戰部隊、卻更爲神秘的100部隊職員表,成爲研究進展的線索之一。

較早之前陸媒《央視新聞》亦曾專訪過發現這項歷史檔案的鬆野誠也,這次公開的檔案資料名爲《編制(編制修改)詳報》,由關東軍司令部於1940年製作,現存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

731部隊職員表記載隊員姓名、職銜結構,上至負責人陸軍軍醫大佐以及各部部長,下至地位較低隊員的姓名和職銜都被記錄下來,共計97人。(圖/新華社)

任職於中國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鬆野誠也說,這份資料是1940年9月30日關東軍向日本陸軍中央提交的關於部隊新編及改編的詳細報告,在當時的日本陸軍中,這份報告被指定爲最高機密。該檔案共包括《關東軍防疫給水部軍官高級文官職員表》、《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判任文官同待遇者職員表》等資料,其中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即731部隊的職員表中,包含了731部隊內部各部門名稱以及職員姓名,這是731部隊各部門資訊首次從日本官方的檔案資料中得到證實。

鬆野誠也說,希望這樣的新資料能被更多人知道,並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有更多人來揭露731部隊的罪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份檔案在731部隊曾存在的哈爾濱市發佈,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