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有顏值 辦學有風格

■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早在2012年,北京市西城區就啓動了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以優質教育資源牽引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如今,全區已建成19個教育集團,覆蓋93%的中小學。“當前,西城區推進基礎教育更高質量的優質均衡發展,目標是不讓任何一所學校掉隊。”西城區教委主任蔡冬梅說。

2022年以來,西城區集全區之力,將衚衕裡規模較小、社會認可度有待提升的19所中小學,打造成“教育有特色、發展有品質、校園有顏值、辦學有風格”的“小而精”“小而美”學校。日前,記者走進西城部分“小而精”“小而美”項目校,見證了這些百姓家門口的“小學校”正在發生的大變化。

“涭水河專列”出發

車開進涭水河衚衕,路最窄的地方,車往左或者往右偏個10釐米,就可能蹭到停在路邊的電動車。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涭水河分校就坐落在這條衚衕裡。

“上下學高峰的時候,學校周邊的交通流量非常大,可即便如此,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校門口這條衚衕沒堵過車。”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涭水河分校校長何建雯看出記者神情裡的驚訝,笑着說,“西城區區長是我們學校的名譽校長,校門口的交通微循環治理是區長現場辦公,協調各委辦局和街道、社區協同發力整改的。”

“不光優化人車交通流線規劃,這學期不少家長主動報名參加學校交通維護志願服務。孩子們上下學期間,衚衕裡總有8到10位家長幫忙疏導交通。”何建雯補充道。

涭水河分校距離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直線距離只有70米。在西城區近年推進的教育集團化改革中,這所學校成爲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成員校,校領導由總校派出,教師教研和總校一體。然而,緊張的辦學空間嚴重製約了學校的發展。孩子們沒有足夠的專業教室。進入“小而美”項目校後,解決辦學空間不足問題成爲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涭水河分校提升的重點。

對於這個“螺螄殼裡做道場”的項目,西城區政府不僅出資支持,還幫學校請來了著名建築師朱小地操刀設計。

走進新建的涭水河分校教學樓,記者最直觀的感受是走廊寬了。遇到惡劣天氣,孩子們在室內也能做些活動。操場上,新修的環保塑膠地面上劃分了不同顏色的色塊。環形跑道、直線跑道、籃球區、排球區,不同色塊不同項目,顯著提高了操場使用的效率。

最受師生們歡迎的是對教學樓三處挑高空間的改造。運用高強度的鋼結構和一根根細且堅韌的鋼絲繩,學校教學樓在半空中長出了“閱讀空間”“藝術空間”和“科技創新空間”。

“知道我們的學生第一次走進新建的校園時怎麼說嗎?”何建雯說,“他們說‘比夢裡的還要美’。”

在新校園裡,700名學生可以同時進行長跑;各行各業的家長被請進學校給孩子們做國旗下的講話;區教研員駐校,提升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在新的專業教室空間,富有涭水河分校特色的“五育四美”課程不斷豐富……

“新校園啓用後,家校社打造共育生態圈,對所有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對學校都是肯定。”何建雯說,“2023屆畢業生給學校設計了一個文件袋,圖案是一列行駛在春天的列車。列車的名字就叫‘涭水河號’,孩子們說‘我們的涭水河專列出發啦’!”

點燃教師心中那團火

進入“小而精”項目,教院附中校園的變化立竿見影。地下一層的食堂環境煥然一新,樓頂隔音效果不好的體育場不僅加了隔音層,還添了新風系統。

校長陳真說,區委書記擔任名譽校長讓教院附中得到社會高度關注,“被關注”點燃了教師們心裡的那團火。教院附中全體教師意識到,必須主動求變。一年多來,學校推動了一系列改革:

實行校內輪崗制度,9名中層幹部在輪崗中走上了新崗位;推進“六六三教師學習組織模式”,不同身份、不同學科的教師都能獲得實踐導向的深度培訓;推進教育教學研究,這支42%人員超過50歲的教師隊伍,有76%參與到教科研當中……

面對全校學生,教師們在教學中實施“一生一科一策”,並在期末考試後向每名學生提出有實質幫助的學情診斷;每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都參加過家長、教師、學生共同進行的“三方會談”;每名學生提交到校長熱線的訴求,都能在24小時內得到回覆。在2023年的高考考場外,高三年級學生家長們夾道感謝送考的老師們;在2023年的教師節表彰大會上,教院附中的優秀教師站在了全區頒獎臺上……

“我們提倡師生要活成一束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陳真平靜的語氣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年多來,師生們的成長所有人都看得到。

是名校的校長,還是名校長?

2022年,北京小學教育集團校長李明新帶領教學管理骨幹,組團入駐了西城區青年湖小學,併兼任這所薄弱校的校長。

在附近居民眼中,這是一所40年沒什麼變化的小學校。李明新注意到,這所學校5年裡竟然沒有一名教師發表過科研論文。“這一個指標說明了很多問題。”李明新說。

李明新帶着團隊確定了以抓教育教學中心工作促辦學質量提升的工作思路,將北京小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學校。一方面以新課程實施爲支點,規範學校教學管理;另一方面以課題研究爲引領,以研促教。

2022年3月,學校啓動了“名師引航追求發展”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工程,整合北京小學以及全市範圍的名優特級教師走進課堂,指導教師一線教學。2023年5月,青年湖小學舉行了首屆“希望杯”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營造教研氛圍,促進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北京小學著名的四季課程體系也在青年湖小學生根發芽。

一年中,青年湖小學立項了兩個市級課題。19名教師參加北京市教育學會案例評選,獲獎率高達69%。在2023年西城區暑期教師實訓成果評選中,學校有3篇教師論文拿到了全區優秀。

教師隊伍的變化,帶來了學校各個領域的變化。2023年,教師暑期一年級家訪率100%。一個班級被評爲全區優秀班集體,一名教師被評爲北京市學生喜愛的班主任,學校開發出了“1+3+N”課後服務課程體系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2023年3月,經西城區委、區政府批准,青年湖小學更名爲“北京小學金中都分校”,並順利完成了“小而美”校園改造一期工程。李明新說,學校所處位置曾是金中都太液池的一部分,距離北京建都紀念闕僅500米。更名就是想讓學校的發展融入北京深厚的文化血脈。

2023年9月1日,新校門揭幕,附近的居民在校門口圍了好幾層,有人鼓掌、有人叫好。一位居民對李明新說:“我在這住了40年,總算看見這所學校變成好學校了,您真是好樣兒的。”

全心全力久久爲功

西城區本輪實施“小而精”“小而美”項目,可以說集全區之力,對19所項目學校均實行了“六個一”策略,即一名區級班子成員引領一所學校,區4套班子19名領導擔任19所“小而精”“小而美”學校的名譽校長,既掛帥又出征;一個好團隊帶動一所學校,選優配強學校領導班子,重點抓好“領頭雁”;一批優秀人才支撐一所學校,選派名優校長兼任校長,推動名優校“組團式”支持特色校發展;一種特色文化彰顯一所學校,鼓勵學校基於自身歷史底蘊、文化優勢和特有資源,打造特色項目,建設特色課程,形成某一領域突出發展、社會認同、持續傳承的文化特色;一組優質資源賦能一所學校,持續打造“文化百腦匯”,梳理區域內國家級、市級、區級等文化、旅遊及自然資源,爲學校提供豐富課程資源;一位設計大師點亮一所學校,強化環境育人功能,邀請由知名建築設計師擔綱的團隊,規劃設計學校環境品質提升方案。

蔡冬梅表示,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既要全心全力又要久久爲功。2012年,西城區在全市率先啓動新一輪優質均衡改革以來,紮實推進教育集團、學區制改革,如今九成以上學生享受優質教育;在做大優質資源“蛋糕”的同時,西城區全面推動入學機會均衡。2014年推出學區制改革以來,西城區一直致力於均衡配置學區資源,通過深化完善學區派位、片區內登記、多校劃片、全區派位等方式,保證了每一個孩子都有“上好學”的途徑和機會。

實施“雙減”以來,西城加強區級統籌,整合全區社會大課堂教育資源,推動區域中小學課後服務升級,爲學校提供了226個項目組合而成的課後服務“菜單”。按需“點餐”到校的做法被列爲全國落實“雙減”十大案例之一。

西城區教委建立了全區教師週轉池,統籌各校骨幹教師配置。目前,每所學校區級及以上骨幹教師佔學校專任教師總數的25%。同時,西城區在全區、學區、教育集團3個層面實現幹部教師大交流大輪崗,參與交流輪崗的幹部教師達2176人,其中骨幹教師1592人,佔比73%。

紮實的體制機制改革,爲教育內涵發展提供了可靠支撐。西城區將“小胖墩”“小眼鏡”等“四小”防治列入政府重點工程,推出學生身心健康專項行動;面向教師隊伍,發揮名師工作室、導師團作用,打造“教育科研月”品牌,推進西城教育研修網2.0升級改造,研發“教師AI學伴”,全面賦能教師專業成長。

“未來,西城區將持續優化教育佈局,打通學段資源配置,提升每一所學校辦學水平,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以首善之首標準,建設教育強區,辦好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西城教育,努力讓人民羣衆滿意。”蔡冬梅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17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施劍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