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防有理 莫健:臺灣關係法表明封鎖即脅迫

駐美代表蕭美琴(中)5日在華府雙橡園主持中華民國111年國慶晚會,吸引逾千名賓客出席,包括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右五)。(中央社)

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5日(當地時間)在出席華府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TI)年會演講時表示,《臺灣關係法》清楚表明「封鎖」是脅迫的形式之一。若有人企圖以武力改變臺灣地位,美國必須有所作爲。

另外,在被問及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第4度提到若臺灣遭武力攻擊,美國願協防颱灣。這是否意味美國對臺政策有所調整?莫健表示,美國對臺政策要回歸原始文件着眼,《臺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是美臺關係的3項支柱,文件中包含相當強烈的承諾。

莫健說,原始文件明確表明若有人企圖以武力改變臺灣地位,美方必須有所作爲,這即是拜登的意思,拜登的說法並未改變美方對臺政策。拜登的說法和白宮事後聲明「對臺政策不變」並不矛盾。

莫健強調,美國對臺政策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北京對臺灣的威脅。美中的第三項公報(八一七公報)雖言及美國要減少對臺軍售,但也同時言明這取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分歧。而現在很難有人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恪守和平統一路線。

莫健指出,《臺灣關係法》清楚提到「封鎖」是脅迫的其中一種形式。美方會持續履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支持臺灣自我防衛、確保美方自身能力,以抵抗任何以武力或其他形式破壞臺灣安全、經濟與社會的行爲。

莫健表示,臺灣海峽是中國、日本、韓國與臺灣船隻的主要通道,一路通往歐洲、美國與所有市場,「試想封鎖臺灣海峽對全球商業意味着什麼」。美國會捍衛自身利益不受任何威脅,不論是在臺海還是廣泛的印太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