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邦2024年EPS估逾14元
信邦(3023)去年第4季營收83.4億元,季減1.1%,年增13.3%,維持高檔水準,法人預估,信邦上季每股稅後純益(EPS)約2.9元,2024年全年EPS超過14元,優於2023年的13.7元。展望今年,法人預期,隨着機器人專案、半導體與綠能產業恢復增長,業績將逐季成長。
信邦目前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爲工業應用產業佔合併營收29.06%;綠能產業佔26.36%;通訊及電子周邊產業佔18.18%;汽車產業佔17.99%;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佔8.41%。
信邦今年1月合併營收27.59億元,爲同期新高,年增1.84%,月增3.99%。信邦表示,依據客戶端需求之預估,展望第1季出貨,將優於去年第4季,並逐季增加。
信邦指出,今年1月因中國大陸農曆假期,實際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期少一週,但營收表現上,卻較去年同期成長1.84%,主要是公司長期耕耘客戶及充分掌握客戶端的需求,於去年第4季產業淡季時,將大陸農曆假期所產生的產能缺口,提前安排於第4季生產,在新年度的開始,將客戶端去年盤點遞延的出貨及農曆假期間生產的需求,集中於1月的前三週出貨。
針對川普的關稅戰,信邦表示,墨西哥廠維持在今年下半年投產,但初期產能將保持彈性,近期先與客戶協商最新發展,不排除部分產能會轉由其他沒有關稅的廠因應,臺灣廠未來佔集團產能規模也將逐年提高。
信邦目前產能分佈,臺灣佔10%到15%、歐洲與美國5%、其餘80%到85%爲大陸。
信邦董事長王紹新先前表示,半導體、綠能、人工智慧(AI)機器人與電動車將是推動2025年業績持續成長的四大動能,爲迎接半導體大型機櫃大單,將砸下20到30億元設立苗栗銅科廠,隨着產能開出,業績將大幅成長。
王紹新說,主力半導體大客戶之一之前只供應線束,後來跨入小型設備組裝,而且該公司八成以上的線束都是信邦供應,第二家前五大半導體廠找上來,要求組裝大型機櫃,長寬高都是3米,要求以最高等級的無塵室來組裝,目前一個月只能出1.5臺,可是客戶要求一個月出十臺,希望信邦今年可以每月供應三到五臺,因此要建新廠,由於這是很大的機櫃,單價很高,會帶動業績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