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6~9月虎頭蜂旺季 去年摘5080個蜂巢
民衆從事戶外活動應觀察樹上、草叢中是否有蜂巢或虎頭蜂,如發現疑似球狀物體,應儘快遠離。(新北市動保處提供/王揚傑新北傳真)
清明過後,虎頭蜂開始築巢,每年6至9月是虎頭蜂類出沒高峰期。據統計,新北市動保處去年接獲虎頭蜂類摘除計7055件,6至9月高達5080件,佔全年總數72%。新北市常見虎頭蜂螫人死傷比率前5名依序是黑腹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腳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姬虎頭蜂。
捕蜂達人陳耀基表示,虎頭蜂喜歡築巢在干擾少、食物充足、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故在郊山地區活動頻繁,但近年來建案都強調綠美化,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上班族又早出晚歸,所以陽臺、窗臺、冷氣機下方及花臺等也常有虎頭蜂選擇築巢。
住在淡水區中正東路2段的王姓屋主日前通報,住家陽臺角落發現很大1個蜂巢。陳耀基說,因爲整棟透天厝只住屋主1人,加上屋主是一般上班族,很少出入外面陽臺,才讓黑腹虎頭蜂能安心築巢。
動保處指出,臺灣目前有8種虎頭蜂,不同種間的體型差異巨大,新北市常見螫人死傷的虎頭蜂前5名分別爲黑腹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腳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姬虎頭蜂。攻擊性最強的黑腹虎頭蜂,特徵爲黑色腹部;中華大虎頭蜂有紅褐色及黃色環紋,尾端爲黃色;黃腳、黃腰虎頭蜂的特徵如名稱所示;姬虎頭蜂腹部呈橙黃色,有褐色環帶,末端則是黑色。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依照虎頭蜂習性,建議民衆看到虎頭蜂盤旋應儘快離開,不要突然尖叫、急速搖頭躲避,或用手及衣物拍打,這些行爲會讓虎頭蜂認爲是「敵害」。隨風飄動的黑色頭髮、急速眨動的眼睛、害怕驚叫的嘴、緊張喘氣的鼻子、拍打虎頭蜂的手,這些快速動作會惹惱牠們,引來攻擊。
若被虎頭蜂螫傷,應儘快離開受到攻擊的區域,到達相對安全的地方後,用水清洗螫傷處,洗去攻擊蜂留下的費洛蒙,減少遊離蜂再次螫傷的風險。動保處也提醒,民衆到郊區活動時建議穿淺色衣物,如果發現疑似球狀的物體掛在樹上或在植被中,或聽到嗡嗡聲響,就應儘快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