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幣結合市政活動發放 用意遭質疑

新北市政府推行「新北幣」,7月試辦上路後,目前已有五股市場79家業者合作,不過,數位支付平臺多樣,目前新北幣平臺手續費未定,地方質疑未來實際效益。(陳慰慈攝)

因應數位時代,新北市政府推行「新北幣」,7月試辦上路後,目前已有五股市場79家業者合作,希望年底達到4000多家目標。不過,數位支付平臺多樣,目前新北幣平臺手續費未定,地方質疑未來實際效益,也擔憂是否會成爲市府爭取選票的工具。對此,新北資訊中心表示,新北幣是公益性政策,運用在市政行銷推廣上也具有節能減碳的效果,並非選舉考量,將待四大超商合作促成後,正式上線。

新北資訊中心參酌高雄幣、臺東TT PUSH踢一下、花蓮好Q等地方作法,去年底設計出具有流通性、整合支付平臺特性的新北行動支付APP(NewTaiPAY),除了可以綁定信用卡,也配合市府活動進行活動推廣,民衆未來參與市政活動,就可獲得點數,並在合作商家消費使用。

新北幣7月試辦至今,市府與商圈、百貨等單位積極接洽,目前有意願業者約2000多家,市府7月時也曾配合五股公有市場開幕活動試辦,贈送100元點數,投入約20萬元經費。不過,攤商事後表示,贈送活動結束後,幾乎無民衆使用新北行動支付APP,大多還是使用常見的Line pay等行動支付工具。

市議員廖宜琨表示,流通貨幣有循環價值,但新北幣都是點數兌換,帶動地方經濟加成有限,況且市面上有臺灣pay、Line pay、街口支付等多樣平臺,市府如何說服商家使用仍待質疑,不能都靠市府編列預算支應。

地方則質疑,新北幣試辦時間過於敏感,選戰將近,民衆參與市長出席的市政行程,若還能獲得獎勵積點,等於變相成爲選舉工具。

不過,市議員江怡臻表示,推行數位工具需要好一段時間,培養大衆使用習慣,因此說有選舉考量代表完全不理解數位工具,她對於新北幣發展抱持正面看法,但也希望市府將規則說清楚,未來會收取多少手續費,以及使用平臺是否能達成普及化,才能帶起市民使用率。

對此,新北資訊中心主任陳富添表示,新北幣屬於公益性推廣,市府過去活動都會由各局處行銷推廣,難免會發送行銷品,多少造成碳排放,但新北幣上線後,將獎勵轉爲數位化,爲持續平臺運行,第一年經費是另外編列預算實施,不過平臺穩定後,未來將從各局處行銷費用編列運作,不會有浪費公帑疑慮。

新北資訊中心說,市府在今年底前都不會向合作商家收取手續費,民衆換取點數後也會給予商家10元新北幣回饋,提升誘因,至於後續是否收取手續費,仍在與商家溝通中,目前百貨、商圈、市場等單位都有合作意願,市府正積極與四大超商接洽,若順利合作,郊區、都市等地區都可享受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