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海廢每年逾千噸 影響生態

海洋廢棄物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各界投入更多力量清理海廢,因此統計數據也逐年上升。(新北市環保局提供/呂健豪新北傳真)

新北市幅員遼闊,有長達122公里的海岸線,海域面積2900餘平方公里,提供豐富的海洋資源,不過近年來,新北海洋廢棄物清理數量逐年增加,每年達千噸以上,其中又以海漂垃圾爲最大宗,光是2024年就有1303.93公噸,對於海洋生態造成嚴重的威脅。環保局解釋,海廢清理數量愈來愈多乃因該議題日益受重視,各界投入的力量增加。

環保局依海洋廢棄物的來源分爲海漂垃圾、海底垃圾以及淨灘,以海漂爲大宗,種類則有塑膠容器、鐵罐、鋁罐、玻璃瓶、紙類、竹木、保麗龍、漁網漁具以及無法分類的廢棄物。

環保局統計,海洋廢棄物的清理數量,自2021年起至2024年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至去年爲止已經連續3年破千噸以上,分別爲1042、1250及1306餘公噸,佔大宗的海漂垃圾也從2021年的935餘噸,到2023年開始突破千噸。

對於海廢清理的垃圾破千噸且有持續增加的趨勢,環保局解釋,主要是因爲海廢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各界投入清理的力量增加,而新北也推出包含藍海艦隊等漁船及其他船舶,將攜出海的垃圾隨手帶回,達到垃圾不落海的目的。

此外,也號召潛海戰將協助清理海底堆積的垃圾,從而減少海洋廢棄物的累積,新北以宣導「垃圾不落海,隨船做環保」從源頭減少海廢產生、建立藍海資收站提高船舶攜回垃圾的意願。

環保局強調,透過海洋環境教育將海洋環保向下紮根,守護美麗的海洋,並提醒海洋廢棄物不僅造成環境的破壞、危害海洋生物,更會損害漁民等靠海生活民衆賴以維生的器具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