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河濱首座匹克球場 8月完工
新北市高灘處規畫於二重疏洪道大都會棒球場旁、近疏洪十二路側闢建匹克球場,工程經費424萬餘元,預計8月完工。(新北市高灘處提供/陳慰慈新北傳真)
新興運動「匹克球」結合羽球、網球與桌球特色,倡導爲全民運動及銀髮族安全運動,但現況無專屬運動場地,多與其他種類球場共用。新北市高灘處於二重疏洪道大都會棒球場旁、近疏洪十二路側規畫闢建河濱公園首座匹克球場,工程經費424萬餘元,預計8月完工。
高灘處處長黃裕斌表示,匹克球規則簡單易學,適合各年齡層參與,近年來在全球各地迅速竄紅,成爲新運動熱潮,國內的球友數逐年成長,但卻缺乏專屬場地,考量民衆對匹克球場地的需求,並有效運用河濱灘地空間資源,高灘處改建二重疏洪道原有的籃球場,打造成全新匹克球場地,並提供完善的球場設施,讓更多市民能夠享受該運動。
黃裕斌指出,匹克球場爭取到教育部體育署補助經費約283萬餘元,總工程經費424萬餘元,爲確保能符合使用者需求,2月動工前便邀請中華民國匹克球總會專家協助給予場地規畫建議,期待球場落成後,全民共享運動帶來的樂趣。
匹克球場新建工程是利用既有的4座全場籃球場,改建爲8座匹克球場,高灘處表示,將使新北河濱公園的運動場域更顯多元化,更將成爲二重疏洪道的新亮點,完工後的匹克球場使用皆以先到先用並輪流使用爲原則,與籃球鬥牛方式無異,請球友們遵循運動精神大家共享場地。
高灘處補充,在有限的灘地做空間調整,不僅能有效提升場地使用率,也能讓籃球與匹克球愛好者各自能擁有更適合的運動空間。
對於改建籃球場爲匹克球場,是否會造成籃球球友有相對剝奪感?高灘處迴應,會聽取籃球球友想法並協調球友至鄰近籃球場運動,現地仍有4座籃球場可供運動,另外,二重疏洪道籃球場尚有約50座籃球場,民衆可以就近至荷花籃球場及二重籃球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