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社造補助 挨批疊牀架屋

新北市文化局配合文化部政策,持續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但審計處報告認爲仍有多處待改善。(新北市文化局提供/呂健豪新北傳真)

新北市文化局配合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劃,持續辦理社區營造活動補助計劃,不過2019年至2022年補助件數逐年下降,民代批評,補助費用疊牀架屋,申請程序複雜。對此,文化局迴應,將持續輔導及辦理多元培力課程發掘在地需求,鼓勵踊躍提案。

新北市審計處報告指出,文化局雖然持續辦理補助,並區分爲「一般型」、「基礎型」、「成長型」、「平臺型」及「青年社造」等5類補助層級,但從2019年至2022年8月止,不僅補助件數從62件、50件下滑至47件與31件,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平臺型與青年社造參與件數也各自只有7件,顯示未能經由協作平臺凝聚各界人力、經驗及資源推動社區營造。

除此之外,偏鄉行政區獲補助辦理營造點數量偏低,以人口數1萬人以下的行政區來看,營造點最多的平溪區也僅9個,人口數在1萬到10萬之間的石門區甚至掛0;人口20萬以上的都會行政區,最高的新店區共31個營造點,爲數量最少土城區的6倍,審計處直指「社區營造工作未臻均衡發展」。

文化局迴應,將持續輔導及辦理多元培力課程,發掘在地需求,鼓勵踊躍提案,並透過跨局處社區營造會議,帶動地方參與社造,另持續以說明會、提案輔導等方式支持青年積極參與社造工作,精進平臺型計劃及青年參與社造量能。

民進黨議員黃淑君批評,新北市社區營造補助費用疊牀架屋,申請程序複雜,社區營造相關預算落在各區公所、社會局及文化局等相關單位,大多社區發展需求申請,會以各區公所爲主,未來能否結合增加特色,才能落實預算使用。

國民黨議員陳偉傑認爲,文化局須注重城鄉差距分配,實際瞭解各社區的狀況,針對提案較少的地區,必須去探討到底是經費過少還是程序繁雜,導致大家興趣缺缺。民衆黨議員陳世軒說,市府可考慮由地方議員或里長配合,畢竟第一線民代更瞭解當地需求,也能協助推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