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選情太緊繃? 環團痛批:用觀塘換深澳騙選票

圖爲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3日前往環保署抗議,訴求天然氣接收站應另尋替代方案。(資料照片 郭吉銓攝)

9月12日環保署環評審查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差案,因無法達成不做結論共識,環評委員離席抗議,主席詹順貴(中)因人數不足宣佈散會。(資料照片 陳君瑋攝)

「深澳下、觀塘上」的說法果然成真!行政院賴清德今(5)在立法院表示,如果觀塘案通過,會重新評估深澳燃媒電廠停建可能性。對此環團痛批,兩案明明不同怎麼做交換?行政院雖說重新評估,實爲選前不蓋、選後再蓋的一貫欺騙手法,環團「不想再被騙了」。

賴清德今在立法院丟出震撼彈,願意重新評估深澳電廠停建,來換取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順利通過。政策大發夾彎的背後原因,環團上月即有聽聞。行政院原計9月12日觀塘會通過環評,不料當天5名環評委員退席而無進展;10月3日環評會再開,又只有8名環評委員出席而流會,還一度傳出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辭職風波。有媒體指出,國慶日前10月8還要重開環評會,行政院通過觀塘案的意志強烈。

聯合報報導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分析,這兩個案子根本跟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不相干,他解釋,深澳電廠只有50萬千瓦發電量,2025年纔會開始燃煤發電,到底跟政府的非核、減媒有何關係?唯一卡住的是,賴清德「乾淨的媒」無法自圓其說。

用觀塘通過去換深澳停建,不難想像新北市選情多麼緊繃,想借此拉攏支持者。陳昭倫說,現在民進爲了選票及永續執政,就要完全丟棄永續臺灣的承諾。

陳昭倫說,從事環保運動逾二十年,陪同民進黨一路走來的環團、NGO組織都無法接受蔡政府的作法,環團「不想再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