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富宣佈退出P2P業務 網貸老32家如今僅7家健在

(原標題:信而富宣佈退出P2P業務 網貸“老32家”如今僅7家“健在” )

又一家P2P元老級平臺,選擇了離開。

近日,在美上市互金公司信而富宣佈,由於監管變動和P2P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停止相關業務,向新的助貸業務模式轉型。

這是繼紅嶺創投主動清盤後的又一家“元老級”P2P平臺離場。

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以2007年至2010年時間爲界限,共有32家平臺成立,截至目前仍在運營的平臺僅剩7家。

信而富宣佈退出P2P業務

日前,頭頂國內第二家成功登陸紐交所互金公司光環的P2P平臺信而富,稱已正式與Hongkong?Outjoy?Education?Technology?Co.,?Ltd.(下稱:“OET”)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信而富下屬的新的運營公司,以機構資金爲放款主體的助貸平臺。

信而富公告中提到,由於近期的監管變動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市場的不確定性,信而富正在停止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向新的助貸業務模式轉型。

信而富方面表示,“自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停止撮合新貸款以來,待償應收借款出現了高於正常水平的逾期。信而富將繼續爲平臺出借客戶開展催收工作。”

也就是說,信而富將退出P2P業務。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信而富作爲上市公司,存在業績增長的壓力,但其P2P業務持續虧損,在當下的行業環境下,P2P業務難以做到經營上的起色,需要尋找新的業務方向。”

對於新成立的公司,信而富方面表示,該公司的業務將與信而富現有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業務獨立運營,且不會使用個人的出借資金。新業務將藉助公司現有的借款人基礎和技術,爲機構投資者提供從短期貸款到分期貸款的完整系列的助貸服務。

於百程認爲,“從業務鏈條看,不管是P2P業務,還是助貸業務,二者共通的是資產端的能力,助貸業務面向的是持牌金融機構,持牌機構對於助貸機構資產端的能力、合規性,以及聲譽風險等要求更高,所以真正能開展助貸業務的網貸平臺,並不算多。”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補充認爲,“P2P是資產和資金兩端發力,助貸只需資產端單側發力。所以,P2P轉型助貸,要想走得順,必須在資產端具備核心競爭力。”

而在雙方合作協議方面,記者看到,OET將在未來六個月內向公司投資總計1億元人民幣(以美元形式),獲得公司A類普通股,鎖定期一年。投資價格是公司美國存托股票(ADS)在生效日期前30個交易日的加權平均收盤價,加上30%溢價。該筆投資將用於項目公司的運營。

同時,OET將確保助貸項目公司獲得持牌金融機構的出借資金。助貸項目公司將提供市場營銷服務,協助借款人從持牌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和其他相關服務。

信而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徵宇博士說:“相信這將幫助信而富延續其行業領導地位和品牌價值,盡全力繼續服務好現有客戶,同時將業務以有序、負責任以及符合所有監管規定和合同義務的方式過渡到機構助貸模式。”

信而富選擇退出P2P行業轉型助貸業務的消息,讓業內唏噓不已,自2010年就開始涉足P2P開始,信而富無疑是P2P行業中的元老級別的存在。

有數據顯示,在2007年—2010年期間成立的P2P老平臺,如今早已經摺損超過3/4。

老平臺折損超3/4

未來路在何方?

有資料顯示,中國第一家從事網絡借貸業務的企業,是2007年6月份在上海成立的拍拍貸,由此標誌着網貸行業的誕生。2007年-2010年的4年時間內,網貸行業從默默無聞到一夜暴富,度過了P2P發展的初創期。2011年之後,網貸平臺開始進入發展爆發期。2016年之後,是金融監管層對於網貸行業的集中規範整治時期。

網貸天眼數據顯示,以2007年至2010年時間爲界限,共有32家平臺上線,而目前仍在運營的平臺僅剩7家,分別是:人人貸、拍拍貸、麥子金服財富、挖財財米、信而富、隨手記和貸幫。

其餘的25家元老級平臺中,有13家平臺失聯(跑路);7家提現困難;2家警方介入、2家平臺主動清盤,其中包括紅嶺創投和365易貸;還有1家暫停運營。

如今,信而富已宣佈退出P2P業務轉型助貸,而另一個曾被網貸行業稱爲“帶頭大哥”的紅嶺創投,也在今年4月17日的官網掛出了清盤兌付安排(徵求意見稿),宣佈清盤退出,如今已進行第九次兌付,合計兌付6億元以上。

在網貸之家研究員劉美茹看來,“老平臺”退出的原因主要無外乎幾點,一是資產質量不佳,逾期率過高,無法繼續正常運營;二是盈利能力不佳,合規備案難度較大,主動選擇停業,退出行業;三是存在自融,進而提現困難。

在過去五、六年的時間裡,P2P是整個互金行業最耀眼的明星。如今的網貸行業,行業規模和平臺數量持續縮水,仍前景不明。

據網貸之家發佈的《P2P網貸行業2019年5月報》顯示,截至2019年5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914家,相比4月底減少了21家。截至2019年5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達到了5703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6617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網貸天眼研究院負責人李鵬飛對記者表示,“未來,金融科技能力將成爲網貸平臺核心競爭力關鍵,行業將形成細分,專注於某一類用戶或者某一類資產等垂直細分型網貸平臺將增多,平臺間的競爭也將從拼高收益、規模化向提升用戶體驗,以及產品和服務的精細化、差異化方向發展。”

劉美茹補充認爲,“當前備案在即,網貸平臺要想持續發展,重中之重是要通過備案,備案過後,平臺間競爭則主要集中在資產端質量、獲客能力等方面。網貸行業未來主要的發展領域應該是個人信貸,而個人信貸業務拼的則是流量、場景和技術,或在這三者之一具備領先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