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將成常態接種? 李秉穎吐三字曝關鍵

臺灣疫苗推動協會公佈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疫苗新聞。圖爲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右起)、臺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榮譽理事長李秉穎及秘書長呂俊毅。(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提供)

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認爲,新冠肺炎未來會逐漸轉爲輕症,因此不一定需要每年常態接種。(王家瑜攝)

新冠疫情以來,疫苗成爲全民關注焦點,臺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今天公佈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高達8個名次都和新冠疫苗相關。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認爲,雖然新冠病毒會不停突變,但體內的T細胞可以辨識它,未來可能逐漸轉爲輕症,或許不需要每年常態接種。

「2022年度疫苗十大新聞」由全臺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前三名分別爲「兒童該不該打新冠疫苗的爭議」「接種第4劑疫苗是否利大於弊」以及「青少年接種新冠mRNA疫苗可能引起心肌炎」。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率第1劑94%、第2劑爲88.8%,追加劑接種率亦達75%。李秉穎說明,無論是腺病毒、次蛋白或mRNA疫苗,一開始都認爲疫苗要打2劑,後來發現抗體衰退很快,而且病毒不斷變異,至少要打3劑;對於風險較高的族羣則建議打4劑,對於重症和死亡的保護效果差很多。

打完第3劑要不要繼續打?李秉穎認爲「看情形」,根據以色列研究,健康族羣打第4劑後,和第3劑相比可以增加39%的保護效果,但對於重症和死亡保護效果沒有增加,如果疫苗政策的目的是要減少重症死亡,健康族羣並非第4劑重點對象。

至於第4劑是否需要打次世代疫苗?李秉穎認爲,須取決於目的是「預防重症死亡」還是「預防感染」;次世代疫苗可以減少輕症感染,而重症感染主要是取決於體內的T細胞,T細胞不會因爲病毒變異而影響效果,因此無論是原始株疫苗或次世代疫苗,預防重症死亡的效果差不多。

外界認爲新冠肺炎會流感化,未來要每年打疫苗。但李秉穎認爲,新冠肺炎是一種冠狀病毒,會不停突變,但T細胞可以辨識它,不會被「擄獲」,未來會逐漸轉爲輕症,因此不一定需要每年常態接種。

臺灣疫苗推動協會今天也頒發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獎」,以表彰21家企業積極鼓勵員工施打疫苗,其中9家獲得金獎,包括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國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安達國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臺灣IBM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