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落筆處青春錦繡

(原標題:新華時評|落筆處青春錦繡)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落筆處青春錦繡

新華社記者楊金志、周琳

6月7日,2024年高考大幕拉開,在高考作文這道祖國出的思考題面前,千萬考生激揚文字、策論古今。

隨着網絡的普及、AI的應用,我們的問題會不會越來越少?“嫦娥”落月背、“天問”探深空,引發你怎樣的聯想?經典常讀常新,思想常用常新,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歷久彌新的奧妙何在?繽紛世界中,如何在“被定義”與“自定義”間取捨?年輕的心對“認可度”有何種認識與思考……

如果我們把高考看作從少年到青年的一次面試,今年的面試官無疑是想看看這屆年輕人視野的廣度、思維的深度、思想的銳度。起筆時風雲際會、運筆間思接千古、落筆處青春錦繡,這樣的你才堪當時代大任。

高考是一次人生的淬鍊、成長的指引。身處科技革命浪潮中的你,是否知道技術再進步,也得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尋訪新的靈感;能否在文明和文明的坦誠對話中產生新的思考;有沒有勇氣用腳去丈量生活;是否懂得好的提問比答案更重要,尋找真理的過程有時比獲得真理更令人沉醉?

腳踏萬里河山、背靠千載文脈,那裡有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有殷墟甲骨、《蘭亭集序》的勾折轉化,有唐詩宋詞的抑揚頓挫,有二十四史的蕩氣迴腸……你可曾把它們寫進長河落日,寫進春雨江南,寫進雪域高原?

筆尖過處是千萬顆青春澎湃的心對盛世中國的萬千摯愛。千言萬語匯聚起來是洶涌的青春巨浪,是澎湃的進步潮涌。多年以後,當你越過山丘,回首這篇習作,你也許會覺得青澀,但每個字都是青春的吉光片羽。

“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一百多年前振聾發聵的回答,如今衆多高考學子,還將繼續自己的求知生涯。不論走到哪裡、走得多遠,都要牢記,把汗水揮灑在祖國大地上。詹天佑、錢學森、袁隆平……無數先賢做出的選擇,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路標與航向。

奮進,是中華民族的底色,是一代代中國人的擔當。而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上沒有躺贏的捷徑,也沒有白流的汗水。新時代的每一次脈搏都是召喚你扛起使命出發的號令。

年輕人,把你今日訴諸筆端的那份豪邁記在心間,日後還要扛在肩頭,行於腳下。萬里山河定當還你一片錦繡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