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超市賣「黑心」臺灣芭樂…切開變褐色! 農委會迴應了

農糧署強調,臺灣水果在產地控管上有一定要求。(示意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一名新加坡臺商3月才提到,新加坡超商宣佈採購臺灣鳳梨,自己和當地人也團購兩批來自臺灣的鳳梨,但沒想到「品質」真的很不穩定,「果肉顏色淡、不甜」質疑爲何還能出口。不到一個月,現在又傳出新加坡當地《新明日報》報導,有民衆投書買了兩盒各裝有兩顆臺灣芭樂,切開中央卻呈褐色。農糧署今(12日)表示,這只是個案

根據該媒體報導,讀者投書指出到職總平價超市買了兩盒臺灣芭樂,每盒裝有兩顆,要價3.95元新加坡幣。這名讀者提到,由於外表還有些青澀,觸碰時又有點硬,沒有立即切開吃,但後切開買來的芭樂,「發現第一盒的中央呈褐色之後,把另一盒也切開,驚覺也是同樣的品質。」

報導提到,職總平價超市發言人對黑心芭樂表示知情,並對顧客不愉快的購買經驗感到抱歉,並說目前的臺灣芭樂是以少量分批運來,從而確保最佳新鮮期,他們正在密切留意此事,也已進行額外的品質抽樣檢查,確保芭樂品質良好,才上架販售

農糧署今受訪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只是個案,就跟之前臺灣鳳梨情況一樣,產地控管上有一定要求,但可能到其他國家冷鏈冷藏沒有銜接好,纔會出現此情形。由於近來屢傳臺灣水果國外變黑心情形,農糧署強調,除產地品質控管要求外,對方國也要有冷鏈、保存方式,這樣才能顧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