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者:歐亞大陸地緣政治四大新趨勢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道《印度快報》網站6月25日刊發題爲《在歐亞大陸的大國競爭中,印度迎來機會》的文章,詳細闡述歐亞大陸地緣政治四大發展新趨勢,凸顯歐亞安全之間複雜且不斷加深的相互聯繫。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問題研究所客座教授C·拉賈·莫漢。文章摘編如下: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上週對朝鮮和越南的訪問,以及本週美國現任總統喬·拜登與挑戰者唐納德·特朗普的總統競選辯論,凸顯在歐洲與亞洲安全之間複雜且不斷加深的相互聯繫,爲印度這樣的中等強國提供了新戰略機遇。

亞洲能動性增強

新“歐亞”地緣政治有四個突出方面。

第一,亞洲不再是歐洲舞臺的被動附庸,而是爲歐洲地緣政治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殖民時代,亞洲資源對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命運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帝國時代,使用殖民地資源的決定權掌握在歐洲各國首腦的手中,但現在不同了,亞洲國家能做出影響歐洲力量平衡的選擇。看一看俄羅斯和西歐在塑造烏克蘭戰爭的敘事時是如何討好亞洲的。上月召開的烏克蘭和平會議是基輔及其西方支持者的一次重要嘗試,目的是贏得非西方世界的政治共鳴和外交支持。而莫斯科則向全球南方主要國家施壓,要求它們不要出席此次會議。

第二,在當前的衝突中,亞洲在與大國打交道方面的能動性有所增強。普京訪問平壤和河內就是最好證明。冷戰結束後,莫斯科而專注於改善與已崛起爲經濟大國的首爾的關係。現在俄羅斯迫切希望重建與朝鮮的關係。上週,普京24年來首次訪問朝鮮,與朝方簽署了安全互助條約和其他幾項協議。過去幾年間,拜登政府重點加強了與韓國的雙邊同盟關係,並與首爾和東京建立新的三邊關係。與此同時,中國也恢復與日本和韓國的三邊合作。

越南決定接待普京總統也體現了亞洲的作用。越南已在進行高風險的戰略行動,在擴大與中國和美國經濟關係的同時,也在探索與華盛頓的安全合作。河內押注的是,與俄羅斯恢復戰略關係將改善越南在中美之間的平衡。

美歐步調不一致

第三,隨着亞洲機動性的增強,西方的困境也在加劇。美國外交政策辯論的主要分歧之一是,如何平衡在歐洲和在亞洲相互競爭的需要。

共和黨外交政策建制派的一個重要部分認爲,美國不應將精力浪費在烏克蘭戰爭上,而應將軍事力量集中在亞洲。在本週特朗普與拜登的辯論中,可能會聽到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

第四,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在於歐洲爲自身防務承擔更大的責任——拜登和特朗普都同意這一原則。華盛頓希望歐亞國家做出更多努力來平衡俄羅斯和中國,並減輕美國的一些負擔。歐洲對俄羅斯憂心忡忡,但在如何應對中國的問題上存在分歧。歐洲與美國在應對中國挑戰的最佳戰略對策上意見不一。過去40年間,歐洲與中國在歐亞大陸東部邊緣的工業中心地帶建立了深厚的經濟聯繫,然而,歐洲無法忽視美國的呼籲。華盛頓也在鼓勵其親密的亞太盟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韓國爲歐洲安全做出貢獻。

歐洲與亞洲日益相互依存所引發的巨大動盪伴隨着中等強國的崛起,它們在整個歐亞大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美國重新強調“綜合威懾”爲印度等中等強國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用以增強包括軍事能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編譯/劉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