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額敏:“庭院+”促農增收有“錢”景
“之前打的‘塔巴饢’,除了自己吃,根本賣不出去,現在被他們上門(每個8元)收走幫我賣,我等着收錢就行了!”今年以來,53歲的沙吾列·哈尼只要說起這句話,就開心的不得了!
沙吾列·哈尼是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玉什喀拉蘇鎮鐵列克特二村村民,受父母傳教,手工製作的“塔巴饢”在十里八鄉很有名,但從未想過自己的這門手藝還能在家裡“變現”。“你看,這696元是他們微信轉來的賣饢錢,這樣下去的話,家裡經濟就寬裕了!”
和沙吾列一樣,村民庫麗加依·木哈什家的土雞蛋(每枚1.50元)也賣出去了100多枚,村民阿扎提·別克製作的馬鞍子賺了4000多元……
而給他們提供這一服務的正是玉什喀拉蘇鎮黨委+額敏縣恆鑫實業有限公司+村“兩委”+額敏縣農業農村局駐村工作隊“四組聯盟”探索的“庭院+”促農增收模式。
據額敏縣農業農村局駐鐵列克特二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木拉提·阿西木介紹,鐵列克特二村地處額敏河溼地公園旅遊黃金地段,全村54戶村民大部分家庭有手工製作“塔巴饢”、奶疙瘩、刺繡品的手藝,但就是沒有形成市場意識,令人不得其解的是,每家2畝多的閒置院子大都是家畜家禽的“露天廣場”,既污染自家環境、又影響左鄰右舍、也不種菜。
爲改變這一現狀,今年初,“四組聯盟”“一把手”經過“諸葛會”,達成了發展庭院“小經濟”,賦能鄉村“大活力”的共識。
“大家還進行了具體分工。”玉什喀拉蘇鎮黨委副書記王亮說,鎮黨委科學規劃庭院生活區、養殖區、種植區,給農戶免費提供蔬菜種子;工作隊負責庭院果菜犁、種、施、管一條龍技術服務;村“兩委”對農戶生產的“塔巴饢”、奶疙瘩、手工刺繡品及家中的雞蛋、雞鴨鵝登記造冊,巡迴收購;額敏縣恆鑫實業有限公司利用直播帶貨基地,打造“快快團”“線上村集”,集中銷售,探索出了一條繁農有道的“新路徑。”
“今年以來,助民銷售的蛋、饢、奶、酥油、雞鴨鵝及非遺產品營業額達3萬多元,沙吾列、庫麗加依、阿扎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額敏縣恆鑫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全莊欣慰談到,隨着滯銷農產品的熱銷和消費者所需的四季果菜,目前公司又和烏市一家果菜基地合作,在額敏縣(方城家園、瑞邦小區、學府家園)30個小區設立了配送團,優先爲當地30多名村民提供(配菜、配送、分檢、運營)就業崗位,讓他們每人每月有了3000—1萬元不等的收入。
“庭院+”促農增收模式讓村民看到了致富希望,眼下,“四組聯盟”又結合春耕生產趁熱打鐵,拋出了資助“庭院+種植”、“庭院+作坊”、“庭院+民宿”的家庭經營“農家樂”惠民政策,這段時間,已有多半農戶搶着拆掉了院子亂搭亂建的棚欄隔牆,並將閒置庭院的垃圾清理的乾乾淨淨,準備種菜,期盼有個新“錢”景。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四組聯盟”的“一把手”一個個透露出內心的喜悅。(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柳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