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車佔據主流 二手車出口試點擴大

12月6日,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發佈《關於進一步擴大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範圍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表示,爲積極有序擴大二手車出口,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決定新增遼寧省、福建省等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通知》公佈的第三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名單顯示,新增的14個地區包含了遼寧省、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等4個省級行政單位與石家莊、哈爾濱、蘇州等10個市級行政單位。在此之前,北京、上海、天津與廣東省等30個地區已先後分兩批被允許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中國的二手車出口業務開始於2019年。2019年4月底,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下發《關於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5月,上述三部門共同召開專題會議,正式啓動二手車出口工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向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經過幾年的摸索,中國二手車出口車輛的結構和動力類型已經發生了改變。

“2019年和2020年,乘用車出口特別是燃油乘用車,在國際市場上基本沒有太多的價格優勢,所以量不是很大。反而是商用車在耐用、價格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所以說以商用車爲主。”羅磊表示,進入今年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爲大多數出口目標國家對燃油車的關稅設置更高,在乘用車領域裡邊,新能源車出口成爲一個突破口,因此今年出口量裡乘用車已經佔了主流,且在乘用車裡90%都是新能源車。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中國二手車出口1.4萬輛,金額突破1億美元,銷往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此外,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二手車出口已經突破1.6萬輛。加上2021年第四季度與今年7至11月的數據,中國二手車出口預估在4萬輛左右。

與此同時,中國出口二手車的平均單價也在大幅提高,從2019年的不足5000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近15000美元。

隨着出口車輛動力類型發生改變導致的競爭力增強、單價上漲和出口規模的增長,一些出口量多的企業也已經開始實現盈利。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政府主管部門還要希望讓規模更大一點,將更多的區域納入到試點裡邊來,將來大的趨勢還是以市場爲主導。”羅磊認爲,“目前我國二手車出口規模還比較小,如果說整個服務體系建立不起來,會影響到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剛開始要小步快跑,先試起來轉起來。慢慢地鼓勵一些企業在海外把整個體系建起來。這個體系不一定是非得我們自己去建,也可以依託國外自有的渠道去對接起來。邊利用國外的分銷體系把我們的二手車出口做起來,邊建立自己的體系。這樣會更省時省力一些,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