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危機/有電力纔能有算力 全球AI軍備賽已邁向能源大戰

科技巨頭致力發展AI 用電量相當歐洲小國 資料來源/微軟、Google、Meta環境永續報告、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 圖/聯合報提供

"AI發展背後潛藏缺電隱憂,科技巨頭紛警告「新的能源危機即將到來」。供電問題已成爲臺灣能否在AI產業鏈中維持優勢的重要關鍵。"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月在臺大演講時指出,新的運算時代正在開始,一席「未來所有PC都會是AI」震撼全場;然而,隨着AI應用和相關產業快速擴張,背後潛藏的是缺電隱憂。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資料中心、虛擬貨幣、AI相關需求共耗4600億度電,佔全球總電力需求2%,到2026年估將增至6200億至1兆500億度。

科技巨頭紛紛警告「新的能源危機即將到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Meta執行長祖克柏都直指電力供應恐阻礙AI發展。輝達則積極研發更快速且更節能的GPU,目標降低資料中心功耗,凸顯AI發展背後的能源問題已成各方關注焦點。

AI爲何是吃電怪獸?耗電量有多大?

專家估AI相關耗電量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總署 圖/聯合報提供

要理解人工智慧爲何需要如此多能源,可以試想一個電腦晶片作爲圖書館,而AI演算法是具有借閱權限的研究人員,每當需要資料時,它就會入庫(記憶體)查找,並將其帶到另一個晶片(處理器)來執行功能,運算就是資料不斷搬運的過程,也是最耗能的環節之一。

而運算過程中,爲避免伺服器過熱導致故障的冷卻系統,則是另一耗電元兇。以目前資料中心用電而言,運算和冷卻各佔40%,其餘20%爲相關IT設備的使用。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商業與經濟學院學者德弗里斯預估,到2027年,AI伺服器每年可能消耗850億至1340億度電,相當於阿根廷、荷蘭和瑞典各自一年的用電量。

輝達推新AI晶片 運算更快、耗電更少

黃仁勳強調資料中心正從「通用運算」轉向「加速運算」,隨着算力、效能不斷升級,如何應對急劇增加的用電需求已是當務之急。輝達從源頭着手,今年3月推出「地表最強AI晶片」Blackwell,僅用300萬度電,就能完成以前需要10億度才能完成的訓練任務,爲資料中心節省大量成本與能源。

各AI營運商則是透過找電來因應需求。Google相中地熱發電的潛力,與能源業者Fervo Energy合作的首個地熱發電廠已於2023年正式啓用。

曾是全球最大綠電買家的亞馬遜,由於再生能源間歇性等限制,無法爲資料中心全天候供電,如今也改投核電懷抱,今年3月斥資6.5億美元(約新臺幣208億),收購Talen Energy位於賓州的資料中心,該園區由鄰近的薩士奎亞納核電廠供應電力。

微軟2023年用電量再攀升 接近波羅的海三國用電量總和 資料來源/微軟環境永續報告、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 圖/聯合報提供

同樣擁核的微軟除欲利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來擴充其電力系統,更宣佈與核融合新創公司Helion Energy簽署購電協議。不過不少學者認爲,核融合技術距離商用還很遠,預估要到本世紀下半葉纔可能就緒。

除此之外,微軟、Google、英特爾和索尼等科技巨擘也押寶新型態的「全光網路」技術(APN),希望降低數據密集型AI應用程式的整體功耗,目標2030年前全面部署。

微軟、亞馬遜擁抱核電 AI發展與永續難平衡?

微軟碳排暴增30% 危害氣候目標 資料來源/微軟、Google、Meta、亞馬遜環境永續報告 圖/聯合報提供

儘管核能被看好作爲替代能源,但由於成本高昂,短期內難有大量核電裝置投入使用,在更先進技術上線前,天然氣在未來幾年可能扮演「過渡燃料」的角色。不過,若天然氣成爲供電主力,高盛集團預估到2030年資料中心的碳排放量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約2.2億噸。

另一方面,AI技術已被用於預測天氣、追蹤污染、繪製森林砍伐地圖和監測融冰,能協助應對氣候危機。波士頓顧問集團報告指,AI可幫助減輕高達10%的溫室氣體污染;微軟認爲,AI將成爲推動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的強大工具。

AI太耗電 科技巨頭搶投資潔淨能源 資料來源/彭博社新能源研究部門 圖/聯合報提供

新加坡推綠色資料中心 應對AI能源挑戰

AI軍備競賽將持續推升用電需求,擁有70多座資料中心、卻受限水電和國土瓶頸的新加坡首當其衝,未來如何在技術發展、能源供應和環境永續之間取得平衡,星國作法值得借鏡。

新加坡數位經濟的成長基礎在於資料中心,但資料中心也是該國資訊與通訊科技產業最大間接碳排放者,佔比達82%,佔整體電力消耗7%,政府曾一度於2019年宣佈暫停增建資料中心,迫使部分營運商改赴馬來西亞和印尼等鄰國落腳。不少專家警告若缺乏政策作爲,恐因不符區域經濟的未來需求而喪失競爭力。

新加坡政府今年5月公佈「綠色資料中心路線圖」,具體作法包括提升資料中心能源效率、部署具能源效益的IT設備、提供相關獎勵與補助,並計劃短期內再分配至少500千瓩的電力容量,比目前的1.4百萬瓩多出約35%,其中200千瓩由綠色能源提供;爲確保對環境友善,政府在審覈時,也將優先考慮採用節能設備、與低碳能源供應商合作的提案。

AI吃電怪獸來勢洶洶,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表示「電力即國力」,AI成長速度難以預料,能源穩健是不分藍綠、黨派的議題。經濟部評估,臺灣未來兩大AI用電需求將聚焦相關半導體元件製造及資料中心,如何因應AI帶來的能源挑戰、預先佈局,將是臺灣能否在AI產業鏈中維持優勢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