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2篇!地方強校,再發Nature

2024年2月21日,燕山大學趙智勝及田永君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爲“Twisted-layer boron nitride ceramic with high deformability and strength”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種具有高室溫變形能力和高強度的多晶氮化硼體陶瓷。

陝西理工大學2022年全職引進的青年拔尖人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洋博士爲共同第一作者,燕山大學田永君院士和趙智勝教授爲通訊作者。

這種陶瓷是由洋蔥狀氮化硼納米遞質通過傳統的火花等離子燒結和熱壓燒結合成的,由互鎖的層狀納米板組成,其中平行的層狀納米板以不同的扭曲角度堆疊。該塊體陶瓷的斷裂前壓縮應變可達14%,比傳統陶瓷(一般小於1%)高一個數量級,而抗壓強度是普通六方氮化硼層狀陶瓷的6倍左右。這種特殊的機械性能是由於納米板中扭曲層的固有變形能力的提高和三維互鎖結構的結合,限制了變形在單個納米板上的傳播。這種扭曲層氮化硼體陶瓷的出現爲高度可變形體陶瓷的製造打開了大門。

據悉,這是燕山大學2024年發佈的第二篇Nature。

2024年1月3日,燕山大學田永君、徐波及胡文濤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爲“Structural transition and migration of incoherent twin boundary in diamond”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在室溫下金剛石中六種ITB構型和結構轉變的原子觀察,顯示了不同於金屬系統的位錯介導機制。主導ITBs不對稱且流動性較差,對納米孿晶金剛石的連續硬化起着重要作用。該研究討論了ITB活動的潛在驅動力。總之,該研究結果揭示了金剛石和共價材料中GB的行爲,指出了開發高性能納米孿晶材料的新策略。

來源: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