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有感觸動!4都消費者加速購屋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永慶房屋提供/王莫昀臺北傳真)

回顧2023年房市可以用「上冷下溫」總結。上半年延續2022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衝擊,交易量表現冷淡;下半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條文正式上路後,政策衝擊淡化,加上財政部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以下簡稱新青安)促動首購族羣進場,交易量才逐漸回溫。相較於2022年,2023年房市交易呈現量縮格局,但比年初市場預期的大幅量縮收斂至5%以內的衰退,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站穩30萬棟。

新青安推出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還款年限最長40年、寬限期最長5年,以及3年期間內政部與銀行合計補貼0.375%利率,對首購族來說,新青安能夠大大降低購屋貸款的負擔,讓還在爲月付金負擔過重而猶豫的首購族增添了購屋的信心。從「2024年第一季永慶房產趨勢網路調查」結果顯示,新青安的實施會讓51%消費者加快購屋決定,換言之,財政部推出的新青安貸款方案讓每2位消費者中就有1位會因此有感觸動而加快購屋決定,進而入場購屋。

調查結果也顯示7大都會區中,新青安提供的優惠在新北、臺中、臺南以及高雄等6都皆有超過5成以上的消費者表達會因此加快購屋決定;反觀7都中以房價最高的臺北對新青安最無感,會加快購屋決定的消費者佔比只有42%,畢竟臺北購屋總價對於新青安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額度仍稍嫌不足,需要搭配銀行其他貸款方案。

另據金管會的統計資料庫資料,2023年9月公股銀行的房貸餘額增加速度遠超過非公股銀行,顯示許多首購族的購屋貸款多是申請新青安方案,房貸版圖明顯挪移。然而非公股銀行又豈容新青安專美於前?已有幾家銀行在近期新推出40年購屋貸款方案,似乎有要與新青安8家公股銀行爭取借款客戶的意味。新的一年,會不會有更多銀行跟進新青安端出自家房貸優惠方案?公股、非公股銀行之間房貸版圖又將會如何變化?很值得觀察。

展望2024年房市,面對國內缺工問題、基本工資調升以及碳費開徵,房價向下修正實屬不易;考量經濟情勢、兩岸關係、地緣衝突以及通貨膨脹等變數,預期未來一年房價漲幅有限。面對高房價現象,對於有居住需求的消費者而言,與其遙遙無期等待房價下修,不如善用政府政策爲自己的需求找出路。觀察政府部門的住宅政策,趨向抑制短期交易、鼓勵出租並給予自用住宅優惠,住宅市場呈現投機退場、自用、長期置產當道。政府近年所推出新青安或是擴大租金補貼等方案,政策所提供的優惠正是主打有感減輕消費者每個月的負擔。

延續新青安政策的輔助,2024年房市會是首購自住買方的購屋好時機。最後還是要提醒購屋消費者謹慎根據自身的居住需求與負擔能力,挑選理想的住家、尋找合適的貸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