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會期6天,主要議程公佈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今天(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公佈了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主要議程,還有這些重要信息。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新聞發佈會現場。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新聞發佈會3月3日下午舉行,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劉結一介紹,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將於3月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0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
劉結一介紹,大會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審議通過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政治決議、關於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關於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劉結一表示,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企業招工面臨的困難,委員們提出“建立高校和行業發展聯動機制,解決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等針對性提案,被相關部門吸收採納,爲推動相關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發揮了作用。
劉結一表示,全國政協委員中有不少民營企業家,他們瞭解一線情況,深知市場動態,積極反映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社情民意,參與有關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爲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建言獻策。一年來,大家感到,各項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聚焦解決實際問題、破解發展難題,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增強了他們的底氣。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大趨勢下,民營經濟前景可期,民營企業大有可爲。閱讀全文>>>
全國政協委員帶來了哪些提案?來看新京報記者的專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受訪者供圖
去年,“杜蘇芮”北上發威引發京津冀罕見暴雨洪澇、雲南遭遇1961年以來最強的冬春連旱、12月強寒潮創多地低溫與積雪新紀錄、2023年全國平均氣溫再創歷史新高……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讓人們對氣候變化有了“實感”,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風險,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迫在眉睫。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京報記者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他認爲,要建立陸、海、空、天多手段協同觀測的一體化綜合地球觀測系統,進一步提高監測和預警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引發的健康風險。閱讀全文>>>
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給城市運行帶來新的挑戰和考驗,我國部分省市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受到明顯影響。張興贏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建議把適應氣候變化和減輕極端天氣氣候的影響融入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建設、運行和管理全過程,提高災後恢復重建工程的氣候韌性。閱讀全文>>>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蔣勝男延續之前的建議,將視角深入基層工作人員。面對報文報表形式主義突出等問題,她帶來提案,建議有效利用大數據平臺統籌安排,爲基層減負增能。
蔣勝男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說,一些基層工作者將大量時間和精力耗費在一些無謂的報表等事務性工作中,爲報表東奔西走、疲於應付,而用於切實幫助羣衆解決問題的時間被嚴重壓縮,這需要通過改革和管理創新來爲基層減負。閱讀全文>>>
今天上午,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北京團代表陸續來到北京會議中心駐地報到,多位代表聚焦養老、傳統文化保護、新質生產力等熱點話題。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會,心情依然很激動。”上午9點多,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前門都一處餐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華俠報到,她表示,今年將更多聚焦民生問題,尤其將關注養老問題。“中國一些家庭,更多的愛是‘向下’延伸的。一個孩子可能有四五個人看護,但有的家庭裡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沒有人照顧,一日三餐可能都成問題。隨着老年人的逐步增多,養老問題,應該被重視。”吳華俠稱,今年她將關注養老助餐等養老領域的問題。
顧衛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全國人大代表,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北方崑曲劇院藝委會副主任顧衛英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保護,她提到,傳統文化都是從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流傳至今,在傳承和保護過程中,基因和生態可能會遭到一些破壞,在保護和傳承過程中應該注意這兩個問題。
新質生產力成爲當下發展熱點,全國人大代表、中鐵六局豐橋橋樑有限公司石家莊項目部副經理王足剛,帶來了一份關於進一步加快提升建築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建議。他表示,智能建造、綠色建造、數字建造是必由之路,大力推動建築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加速形成具有建築行業特點的“新質生產力”是必然方向。王足剛表示,發展智能建造勢在必行,在人口老齡化、環境要求日益嚴格、科技支撐更加重要的當下,應當主動轉型、創新發展。閱讀全文>>>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帶來了多份建議,新京報記者留意到,除了聚焦法律工作本身,對於預製菜行業高質量發展,他也給出了建議。
高子程認爲,應加快制定預製菜領域的統一國家標準,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他建議圍繞預製菜產品類別、原料生產、產品供應、加工生產與食品營養及功能等方面,儘快出臺預製菜國家標準,明確產品質量要求和製作、存儲流程規範。同時,建立健全預製菜食品認證體系、追溯體系等有效安全監管體系。完善預製菜行業監管機制,強化預製菜“從產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提高行業准入門檻,確保預製菜食品安全。閱讀全文>>>
專題丨2024全國兩會
南京大學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引發熱議。這一課程體系的設計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未來將如何在教學中具體執行?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有哪些區別?針對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負責人。
“1+X+Y”三層次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圖/南京大學官方微信號
2月27日,南京大學宣佈面向全體本科新生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在全國高校首開先河。
南京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王駿介紹,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是一個受到很長時間關注的議題。事實上,南京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經歷了多年的探索和沉澱。
王駿告訴新京報記者,課程將作爲每一個南大學生的必修要求,在2024年秋季學期針對全體新生正式推出。南京大學將建設“1+X+Y”三層次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以1門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X門人工智能素養課+Y門各學科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課爲基礎,從知識、能力、價值觀與倫理三個維度開展教育教學,並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
王駿表示,需要強調的是,人工智能通識素養不同於人工智能專業要求。通識素養是作爲智能時代的勞動者應當瞭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和價值觀。而人工智能專業教育更多偏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創造,涉及更爲精深的數學、信息學、計算機等知識和技能。這兩者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如何從不同的視角來認識人工智能、運用人工智能。
“當今世界,由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已經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各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只有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才能順勢而上,應勢而爲,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表示。閱讀全文>>>
詹姆斯成NBA首位“4萬分先生”,用21年書寫了傳奇。記者帶你詳解詹姆斯“411工程”,多項數據高居NBA歷史前列。
3月3日,NBA常規賽焦點戰,湖人主場114比124不敵掘金,這場失利並不影響詹姆斯迎來生涯又一里程碑。本場砍下26分4個籃板9次助攻,詹姆斯的職業生涯常規賽數據來到40017分、11046個籃板、10847次助攻,不僅成爲NBA首位40000分先生,3項主要數據的“411工程”也順利竣工。作爲一位永不知疲倦、超長待機的全能戰士,除了得分、籃板、助攻3項主要數據,詹姆斯還在多項數據上高居歷史前列。詹姆斯職業生涯常規賽總計出場55987分鐘,位列歷史次席,僅次於賈巴爾;總計出戰1475場常規賽,位列歷史第7位,僅次於帕裡什、賈巴爾、卡特、諾維茨基等人;貢獻2255個搶斷,位列歷史第8位,身前只有斯諾克頓、基德、保羅、喬丹、佩頓、奇克斯和皮蓬。詹姆斯之所以能夠總得分超過40000分,還得益於其穩定的進攻效率。登陸NBA至今,詹姆斯總計命中14670個投籃,位列歷史次席,僅次於賈巴爾;命中2381個三分球,位列歷史第8位,身前只有庫裡、雷·阿倫、哈登、雷吉·米勒、利拉德、科沃爾、湯普森等等知名射手;命中8296個罰球,位列歷史第4位,身前只有卡爾·馬龍、摩西·馬龍和科比。此外,在勝場數統計上,詹姆斯以953場位居歷史第4,在他身前的爲賈巴爾、帕裡什和鄧肯。考慮到身體狀態和競技水準,詹姆斯至少還能再打兩三個賽季且保持不俗的水準。可以預計,在詹姆斯退役之際,除了在歷史總得分榜上獨佔鰲頭,在出場次數、出場時間、投籃命中數、勝場數等統計上,他都有望升至歷史第一。專題>>>
編輯 賈聰聰
設計 許驍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