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從疫苗到振興 師心自用鑿痕斑斑

行政院研議推動五倍券。圖爲購物中心,逛街民衆仍不多。(範揚光攝)

如果第一次聽不見,你可以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如果第三次再聽不見,就是你態度不健康。從失序的疫苗政策,到失能的紓困振興,蘇內閣擺明以剛愎自用的傲慢、師心自用的權謀,視民意如草芥、視公義如糞土。蔡總統若再不踩剎車,執政列車註定失控出軌。

輕忽、傲慢、說謊、卸責,儼然是疫情爆發以來蘇內閣的八字箴言。

例如,當基層渴求打疫苗,壓根沒做足準備的防疫部門,第一時間不是補破網,而是急着把錯推向中國大陸,拿人命操作反中牌;甚至杯葛民間引進疫苗,護航特定國產疫苗鑿痕斑斑。老百姓不是笨蛋,這個政府卻以爲沒人知道他們在玩哪一齣。

又或是,當基層渴求現金紓困,這個政府卻無視4.8%失業率、57萬人失業、5.7萬人被放無薪假的現況,把審計部打臉三倍券千億效應的報告晾一邊,堅持發行五倍券。表面說是怕民衆把錢存起來,說穿了,就是企圖利用消費券的新聞效應轉移防疫不力的焦點,洗民調之餘又可照顧外包廠商,替2022綁椿鋪路,形同將私利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2008年馬政府在金融海嘯期間發放消費券,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批判此舉行政成本高,決策與執行時間長,更會衍生以券變現的亂象。如今,振興券與消費券明明是孿生兄弟,卻突然變成蘇內閣口中能創造千億效果的魔術券,這到底是當年的蔡主席說謊,還是現在的蘇院長不老實?

從疫苗政策失序到紓困振興失靈,行政團隊面臨十個鍋、九個蓋的窘境,該做的是面對問題,傾聽民意尋求社會最大公約數,而不是拒諫飾非,有時惱羞成怒還責怪別人態度不健康。蔡總統若繼續礙於黨內恐怖平衡,不願或無意出手制約這種傲慢執政的風氣,那麼2018年那股官逼民反的味道似乎愈來愈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