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氣象儀式校正實驗室今啓用 可模擬強臺豪雨情境

氣象署23日舉行氣象儀器校正實驗室啓用典禮,財團法人全國認正基金會執行長許景行(左起)、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中央氣象署署長陳家平、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中心副執行長藍玉屏一同出席舉行啓動儀式。(陳俊吉攝)

中央氣象署與工研院合作建置新一代「氣象儀器校正實驗室」23日啓用,在溫度、風速、雨量等氣象觀測上更精準。(中央氣象署提供/蔡亞樺臺北傳真)

氣象預報仰賴諸多設備、儀器,才能提供精確資料,中央氣象署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耗時9年時間,建置新一代氣象儀式校正實驗室,於今(23)日啓用,氣象署可模擬強烈颱風與超大豪雨影響下的劇烈風雨情境,提升政府對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

氣象署23日舉行氣象儀器校正實驗室啓用典禮,財團法人全國認正基金會執行長許景行(左起)、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中央氣象署署長陳家平、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中心副執行長藍玉屏一同出席舉行啓動儀式。(陳俊吉攝)

氣象署1988年成立壓力校正實驗室,陸續建置溫度、溼度、雨量、太陽輻射及風向風速等校正實驗室,建立氣象觀測儀器檢校的標準作業程序,確保我國氣象觀測作業與國際接軌。爲提升氣象觀測品質,氣象署與工研院合作,建置新一代氣象儀器校正實驗室。

氣象署長程家平說,新一代氣象儀器校正實驗室啓用後,後續規畫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合作,讓臺灣有能力建立觀測系統設置、觀測方法、觀測資料品質、儲存傳輸、應用等標準,自行做到檢驗校正,爲氣象儀器國造及驗證能力發展立下良好根基。

中央氣象署與工研院合作建置新一代「氣象儀器校正實驗室」23日啓用,在溫度、風速、雨量等氣象觀測上更精準,圖爲太陽輻射實驗室。(中央氣象署提供/蔡亞樺臺北傳真)

氣象署指出,新的儀器校正實驗室在壓力、溫度及溼度方面皆擴充量測校正範圍;風速校正採用循環式風洞系統,最大校正強度也由11級風提升至17級風;雨量校正強度則由每小時120毫米提升至300毫米。

氣象署表示,新的實驗室還可以模擬強烈颱風與超大豪雨影響下劇烈風雨情境;太陽輻射實驗室則新增暗房校正系統,大幅提升校正服務的量能,來滿足近年智慧農業與光電綠能發展所漸增的日照日射觀測儀檢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