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緊縮隱憂 歐美央行緊盯

歐美央行官員對經濟最新看法

美國聯準會官員週日指出,近期銀行業的壓力與可能引發的後續信用緊縮,使美國經濟更接近衰退。在此同時,歐洲央行官員也示警,融資環境可能進一步吃緊。

眼見銀行業動盪不安,矽谷銀行與標誌銀行倒閉,瑞銀出手合併陷入危機的瑞信,德意志銀行股價上週五因信用違約交換(CDS)成本大增而股價暴跌,皆使得全球央行繃緊神經。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聯準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接受CBS節目訪問時表示,仍在關注銀行業承受壓力的程度,以及引發廣泛信用緊縮的可能,「一旦發生信用緊縮...屆時將使經濟趨緩。這是我們現在非常密切關注的。」

不過他認爲,現在評估銀行業壓力對經濟以及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利率決策的影響都言之過早。

卡什卡里今年握有FOMC貨幣政策投票權,被視爲最鷹派的決策官員之一,向來支持升息以對抗通膨。他提到,近期的銀行業震盪可能讓美國更接近衰退,但也強調「銀行系統已經擁有強大的資本部位以及很多流動性,同時也擁有聯準會和其他監管機關的全力支持」。

當被問及銀行系統因應更多風險的掌控能力,卡什卡里表示,「美國銀行系統具有韌性而且健全。」

近幾個月來他主張通過升息來爲物價降溫,不過卡什卡里最新談話比起上週五(24日)另外三位聯準會官員更爲謹慎。

他們也表示,通膨仍是首要任務,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政策,這或反映卡什卡利的立場有所轉變。

歐洲央行副行長戴金多斯(Luis de Guindos)則指出,該央行認爲近期銀行業的震盪可能影響經濟成長與通膨,「我們認爲這將會導致歐元區信用標準更加緊縮,可能進而使經濟成長趨緩和通膨下滑。」

CNBC取得消息指出,近日中小銀行存款流入摩根大通、富國等大型銀行的速度已經減緩,對此卡什卡里說,「雖然仍有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但存款流出趨勢看來已經緩和,這是正面發展,也是市場對小型和區域銀行恢復部分信心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