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症狀男女大不同 研究曝:6種症狀差異

心臟病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 示意圖 / Shutterstock )

心臟病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新研究發現,心臟問題常見的症狀是胸痛、冒冷汗,但女性更可能有其他症狀。同樣是心臟病,女性產生的症狀可能比男性還多且不典型,可能使得心臟病更難被診斷出來並治療。

●心臟病男女性症狀不盡相同

這份刊登在美國心臟醫學會期刊《循環(Circulation)》的研究指出,因爲某些因素,會使得女性的心臟病症狀可能和常見的不同,所以更難以診斷出來,且心臟病晚發於男性,會有許多併發症和其他慢性病,對健康的負擔更重,例如三高、關節炎、肺部疾病等。

爲何心臟病症狀重要?美國康乃爾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尤根斯(CorrineJurgens)指出,心臟病症狀不僅是診斷心臟病的根本,也是評估治療成效的依據之一。該研究彙整了120篇相關研究,列出常見的6種心血管疾病,男女性症狀不同之處:

1. 心臟病發作

一般症狀大都是胸痛、喘不過氣、冒冷汗、肩膀和下齶疼痛等等。不過這些症狀有時不太會顯現在女性身上,取而代之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噁心和上背痛。

2. 心律不整

常見的疾病是心房顫動,原因是心臟跳動的訊號出問題,導致心跳忽快忽慢,甚至每分鐘可達300~600下,但心跳這麼快卻無法打出血液到全身,滯留的血液變成血栓,一旦心跳正常、血栓流出心臟外,便可能造成中風、心肌梗塞。女性較常出現心跳漏一拍或是心跳無力的感覺,但男性的症狀較不典型,可能是虛弱胸痛和昏迷。

3. 中風

症狀多爲虛弱、說話困難、臉部五官無力下垂等。然而女性會有其他的症狀,例如劇烈頭痛、心智情緒大幅度改變、昏迷等。

4. 心臟衰竭

因心臟收縮舒張出現問題,導致無法供應充足血量到全身,常見症狀是呼吸急促、容易喘。女性則是會有更多症狀,例如冒汗、異常水腫、心跳不規律,還

會出現心理情緒的症狀,如憂鬱、焦慮等。

5. 心臟瓣膜疾病

心臟的瓣膜可阻止心臟打出去的血迴流心臟。男性以胸痛爲主,女性的症狀還多了呼吸困難、活動力下降等。

6. 血管疾病

因爲生活習慣和飲食使得四肢的血管狹窄、堵塞,使得心臟打出的血液無法順利送到末端,腿部的靜脈曲張就是常見的心臟周邊血管疾病。

一般症狀大多是腿部疼痛、無力、皮膚搔癢發炎、抽筋等,不過女性更常出現的是非典型症狀甚至無症狀,非典型症狀例如伴隨骨骼肌肉疾病,因此診斷時很難第一時間發現是心臟周邊血管疾病,且女性一旦罹患,惡化速度比男性快。

●男女心臟問題症狀不同 導致女性多延誤就醫

研究指出心臟病症狀男女有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指出,這個情況臨牀很常見,症狀常見如胸痛、冒冷汗、有壓迫感,但女性胸痛症狀不明顯,反而是頭暈、疲倦、腸胃道症狀等。

這些非典型的症狀往往會被輕忽,認爲是疲倦或是年紀大了體能下降,所以往往會延誤就醫,「出現這些症狀,很多女性會多休息、少活動等方式來緩解不舒服,初期有效,但之後出現心臟問題或組織壞死,往往已經很嚴重。」

爲何會有這個現象,蕭成儀解釋,男女性體能和身體血流量本來就有差異,男性罹患心臟病後體能落差很明顯,但女性未必如此,加上女性懷孕生產後,體能和神經功能會下降,因此會出現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症狀。女性有「它」得心臟疾病比男性晚,但一旦得心臟病死亡率比男性高。

女性罹患心臟病的年齡比男性晚,蕭成儀指出,男性一般是45歲以上就有心臟病風險,女性則是有女性荷爾蒙的保護,能降低心血管和高血壓風險,所以心臟病報到時間會比較晚,一般是55歲或是停經後。

但不代表女性比較幸運。更年期後,心臟病的風險每年加速提升、超過男性,症狀有時不那麼明顯,往往延誤就醫且死亡率高,「曾有統計,因心肌梗塞急診就醫,女性死亡率是16.7%,男性爲11.5%,」蕭成儀說。

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也指出,飲食西化、運動不足、環境污染,都是導致提早停經的因素,年紀輕就停經的女性愈來愈多,女性心血管問題和新陳代謝問題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那麼補充女性荷爾蒙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嗎?蕭成儀認爲,補充女性荷爾蒙能改善更年期症狀,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證據不足,且過度補充也會增加婦癌風險。所以,女性過了更年期或停經後,要維持體態,避免高油、高糖、高鹽飲食,每1、2年規律接受血壓、血糖和血脂檢查,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

文章來源: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