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卡啦OK賽 阮劇團迸火花

劇團成立16年了,由一羣嘉義地方青年組成,除了編創臺語舞臺劇,和每年固定推動草草戲劇節,今年因結合新住民主題,而受到越南媒體大篇幅報導,都讓團長汪兆謙感受到地方團結的力量,他表示,下一步要在阮劇團辦學,自己訓練能演臺語劇的演員

目前臺灣表演藝術資源,大部分仍集中在都會地區,但汪兆謙表示,從地方串聯做起,會有不一樣的力道,「像是今年在草草戲劇節中,特別舉辦的新住民卡啦OK大賽,就可以看到臺灣地方民衆和新住民之間彼此的連結有多深。而東方人壓抑的性格,也藉由活動和演出得以抒發出來,這是一種創造。」

汪兆謙表示,比賽現場有位新住民姊妹,特別爲先生練了臺語歌曲,「先生也特別爲太太學了越南歌曲,兩人在現場獻唱,大家都覺得很感動,今年也有新住民朋友告訴我,他們來臺灣這麼久,第一次覺得自己受到正視,也是感到光榮時刻,我認爲,這是從土地出發的人文力量。」

阮劇團過去幾年和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合力編創臺語劇,加上自家推出的臺語舞臺劇,團隊從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臺語劇的面貌工作模式

汪兆謙表示,接下來他要以嘉義爲基地,訓練一批能演臺語劇的演員,包括從地方風土民情知識的建立、能流利開口說臺語和肢體情感表達等全方位訓練,「臺灣有許多傑出演員,但能演臺語劇、說臺語劇的演員不多,我希望能集結不同領域專業人士,從嘉義凝聚這股力量,長出屬於這塊土地獨一無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