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北東海里「水礱間」罕見用水利驅動的碾米廠

清大教授李天健說,東海水礱間最難得的是,保留整套水力碾米設備。(羅浚濱攝)

新竹縣竹北市東海里有座罕見的水力碾米廠「水礱間」,清大團隊經過一年多修復後,希望搭配導讀活動,活化百年水礱間,帶動地方創生,預計24日正式對外開放,讓都市民衆重新認識竹北市的傳統農村文化。

水礱是過去農村利用水力進行碾米的機器,透過水力渦輪的轉動,能快速進行稻穀脫殼,在早期沒有電力碾米機的時代,可說是稻農的好幫手,清大團隊2年前在竹北市東海里東海二街,發現這座罕見的水力碾米廠「水礱間」。

清大計劃主持人李天健教授表示,東海水礱間是建於1928年的2層樓磚木混構物,清大團隊發現後進行活化工作坊,經過1年多修復,讓這座用水利驅動渦輪的礱谷間再次轉動起來。

東海水礱間最難得的是,保留整套水力碾米設備,引入舊港圳的圳水進入渦輪區,利用高低差推動水力渦輪轉動,並用皮帶推動槓桿裝置把動力帶動碾米機,同時還有發電和捕捉魚蝦蟹的附加功用,讓農家天天加菜。

東海水礱間第4代所有人鄭香煒表示,以前農村沒有電力,多靠着水礱碾米,將糙米倒入碾米機,就自動會脫殼跑出白米,讓他小時都覺得很神奇,隨時時代進步,家中水礱已有20年沒運轉,清大派學生和志工前來清掃,在水礱間清出大量的積沙,卡沙無法轉動的水礱,更是經過不斷修復才能順利運轉。

李天健指出,東海水礱間獲得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劃補助,預計搭配導讀活動,讓遊客認識舊港圳的歷史,陸續會舉辦文物展,甚至規畫伙房策展,讓民衆從水礱碾米,進一步認識客家米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