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與臺灣碳權交易所簽署「臺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

(在立委蔡其昌(中)出席見證下,興大校長詹富智(左)23日與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共同簽署「臺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圖/興大提供)

爲響應政府能源轉型政策,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推動臺灣本土碳權發展,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23日與臺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共同簽署「臺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期望共同加速臺灣永續淨零發展。

興大具備豐沛的學研人才及自然碳匯領域研究資源,成爲各方推廣自然碳匯的合作對象。詹富智表示,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愈來愈嚴峻,這是一個全社會全人類都需要面對的重大議題。

自然碳匯爲邁向碳中和的重大課題,政府、企業及農民,將共同擔任關鍵角色,而興大長期以來在農業、自然生態等領域,培育許多優秀的人才,並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對於執行臺灣本土的第一個自然碳匯推廣計劃,當然義不容辭。

興大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賴鴻裕表示,執行「臺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計劃」的目的,主要是開設關於自然碳匯的相關課程,以提高我國農產業界對碳權產業的認識和參與度。

臺灣碳權交易所,系國內唯一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由臺灣證券交易所和國發基金共同投資成立的碳權交易平臺,2023年8月正式揭牌營運,旨在利用經濟誘因,推動臺灣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

臺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業務,包含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國外碳權交易,以及碳諮詢和淨零教育,2023年底已啓動國際碳權交易平臺,協助企業進行產品或自身碳中和、滿足國際供應鏈及ESG要求。

林修銘指出,自然碳匯爲國家推動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森林、土壤等自願減量專案,將可能成爲未來國內減量額度的重要供給,此次與興大合作推廣,希望能透過強化自然碳匯潛量,發展綠色商機,在助攻國家淨零排放政策的同時,增加農友及產業利害關係人的收益。

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執行秘書馬聿安博士提到,對於興大與臺灣碳權交易所合作推廣臺灣自然碳匯表示肯定,相關的課程資訊,無疑對大多數農民朋友來說,是寶貴的資訊來源。

許多農友或是農企業的主管與負責人,對於碳匯到碳權的申請,是十分有興趣,更有高度意願投入相關措施,朝向發展本土碳權及加速國家淨零永續努力,很期待接下來的推動內容,也會持續關注臺灣碳權交易所的網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