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榮耀秦六月:中國商業航天未來五年將進入發展黃金期

11月17日消息,近日,星際榮耀副總經理、星際智造總經理秦六月在2023商業航天產業論壇上,發表了《可回收火箭的工程實踐和發展趨勢分析》主旨報告。

秦六月分享了國內外商業火箭發展的態勢,星際榮耀的探索、實踐以及未來公司發展規劃。他認爲,國內商業航天發展顯著提速,在總體航天經濟比重中也是在逐漸增加,從產業驅動來看,國家政策、技術、基本以及地方佈局都在爲國內商業航天發展帶來了持續助力,尤其是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爲關注的熱點領域,從產業鏈各細分領域來看,商業航天產業中下游、市場規模也遠超上游,整個融資金額更是達到了80%以上。

“未來五年商業航天產業將進入發展黃金期,中國航天企業迎來了市場的機會。”秦六月表示。

具體到星際榮耀的發展規劃,據其透露星際榮耀的SQX-1小型固體運載火箭規劃從2025年開始要具備10發/年的發射能力,滿足高頻發射快速響應需求。SQX-3系列中大型可重複使用火箭,爭取在2025年完成入軌首飛及回收,2026年完成複用飛行。到2023年具備年產25發的發射能力。(御柳)

以下爲星際榮耀副總經理、星際智造總經理秦六月演講全文:

秦六月: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嘉賓、各位同行,下午好!首先感謝大興區主辦方給了我們公司這個平臺一個機會,讓我們做一個主旨報告。

下面我代表公司對公司成立以來所思考的、所探索的、所實踐的做一個彙報,談不上主旨報告,不妥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我彙報的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國內外商業火箭發展的態勢。第二個方面,星際榮耀的探索與實踐。第三個方面,未來公司發展規劃。

衆所周知,商業航天應該是以美國爲代表的,尤其是以SpaceX星鏈計劃及可重複使用火箭兩個維度牽動了整個商業航天這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以SpaceX爲代表的獵鷹9型火箭截止到目前爲止共發射了281次,其中成功了279次,回收完成了268次,截止到11月份,發射次數當年年度已經完成了83次,到目前爲止累計超過了5000顆星鏈衛星發射入軌,預計明年將實現星船第二次飛行。其中電子號在全球實現了發射40次成功37次。整個商業航天競爭賽道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應該說商業航天公司在整個航天裡面佔的比重也在大幅增加。

以獵鷹9爲代表的火箭主要採用了一子級可重複使用技術,引領了整個技術的發展。獵鷹9截止到目前爲止,其中一型火箭一次單發火箭最都已經重複使用了18次,它的目標設計是30次,不低於20次,應該會很快完成目標,這是一個亮點。第二個,STARLINK星船超重型火箭顛覆了傳統火箭的設計思路,建造的方式包括應用的場景將對未來航天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作爲國外商業火箭,目前主要方式是兩級動力入軌+一子級垂直回收,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新一代火箭的主流構型。其中液氧甲烷動力將必然會成爲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主流選擇。

第二國內商業航天火箭發射的情況。從中國的民營航天來看,國內商業航天發展顯著提速,在總體航天經濟比重中也是在逐漸增加,從產業驅動來看,國家政策、技術、基本以及地方佈局都在爲國內商業航天發展帶來了持續助力,尤其是衛星製造及火箭發射爲關注的熱點領域,從產業鏈各細分領域來看,商業航天產業中下游、市場規模也遠超上游,整個融資金額更是達到了80%以上。針對未來發展趨勢,未來五年商業航天產業將進入發展黃金期,中國航天企業迎來了市場的機會。

火箭發射這塊主要是圍繞幾個維度:第一個是提供低成本的發射能力。可重複使用是液體運載火箭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商業化、快速響應的服務模式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第二個是液體火箭需要滿足組網發射需求,固體火箭滿足快速響應需求。商業發射和國家任務都是商業火箭未來的市場空間。

第二部分,重點給大家彙報一下星際榮耀的探索與實踐。

星際榮耀從公司成立之初就堅持了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同步開展(固液並舉),先固後液,先做固體後做液體,先小後大,持續迭代,這是公司的發展理念。

我們固體運載火箭在發展,液體運載火箭主要是從發動機開始,做液氧甲烷小推力發動機然後到大推力發動機,最後做垂直回收,最後做入軌發射。

我們做了第一款固體運載火箭SQX-1,它的運載能力應該是太陽同步軌道不低於500公里,不低於300公斤,在2019年7月2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了首飛,取得了圓滿成功。應該說成爲中國首飛成功的入軌的民營運載火箭。之後我們也經歷了連續失敗,公司奮發圖強,狠練內功,應該說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強化。

2023年4月7日成功完成了遙六復飛,取得了圓滿成功。今年還計劃在12月份完成SQX-1商業發射,同時在今年年底完成四發火箭總裝,爲明年市場服務提供服務。

我們的焦點一號發動機是液體發動機,我們主要是做15噸真空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最大特點是推蒞可變,從40%-115%,可以重複啓動。JD-1發動機地面試車累計超過12000秒,完全具備工程化的程度。

焦點二號發動機是我們目前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真空推力達到105噸,變推範圍40%-110%,推值比達到了100%。目前焦點二號液氧甲烷發動機截止到今年9月底已經完成了發動機的全系統試車,整機試車,首次試車取得圓滿。這其中有個試車的視頻,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是我們在安徽的一個試車,地面推力85噸、真空推理105噸的焦點二號發動機。

SQX-2Y垂直起降驗證試驗,按照SQX-2運載火箭一子級全尺寸進行設計,具有垂直起飛和垂直着陸功能,用於開展垂直起降飛行試驗,驗證重複使用液氧甲烷動力、氣動力、導航制導與推力調解與控制、着陸裝置等技術。這款火箭,我們2022年完成了總體設計、總裝測試,2022年5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了全系統的火演練,2022年8月完成了兩次落地試驗,今年8月完成了全系統的動力系統試車,今年11月2日完成了首次起飛和回落試驗。應該說,火箭完成了垂直起飛、垂直回收。我們首飛飛了178米,回收完了落地精度1.68米。應該說,SQX-2Y驗證火箭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着中國商業航天公司在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也吹響了中國航天在可重複運載火箭技術方向追趕世界最先進水平的號角。目前,這款火箭已經運回技術陣地,預計在本月底進行首次復飛,2號復完了,正在進行全面檢查和重新測試,進展順利,預計月底進行第二次復飛。第二次飛要飛將近400米,平移50米。

SQX-3面向大型星座組網、空間站、高軌載荷發射任務,研究了一款火箭,這個火箭我們直徑大概在4.2米,長度大概在69米,起飛質量是在490噸。目前運載能力達到13.4噸,航向回收達到了8.5噸。我們採用了基本型並聯,一個或者兩個通用新機,採用那種方式。一子級採用回收的方式,SQX-3採用了三平模式:水平組裝、水平測試、水平轉運,然後發射,這樣對靶場工要求最低。實現測發走週期14天、佔用發射工位2.5天。這是目標。我們採用海上回收、航向回收的方式。SQX-3火箭主動力採用冗餘技術,採用一子級並聯9臺焦點-2,100噸推力發動機。2021年8月星際智造與大興區龐各莊鎮簽訂了協議,一個是我們利用了北京閥門總廠原來騰退的廠房建立了星際榮耀的研發生產基地,目前已經完成了火箭總裝總測改造,具備總裝總測生產能力。目前所在地在龐各莊,建成了火箭總裝總測的生產基地。同時我們也正在建設焊接生產線,目前設備已經全部就位,調試基本完成,預計在本月底完全調試完成,具備大型結構件的生產能力,以後我們的貯箱生產包括4米2級、3米35的能力。同時我們也在大力籌建發動機試車臺和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複用廠房。

第三部分,未來規劃。

SQX-1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我們規劃從2025年開始要具備10發/年的發射能力,滿足高頻發射快速響應需求。SQX-3系列中大型可重複使用火箭,我們爭取在2025年完成入軌首飛及回收,2026年完成複用飛行。到2023年具備年產25發的發射能力。

太空經濟爆發時代已經到來,新的商業模式將進一步推進商業航天生態系統的變革,星際榮耀願與社會各界朋友攜手共享產業發展成果,合作共贏,共創商業航天的輝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