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騙投報率高 科技人淪詐團肥羊

全臺

新竹科學園區所在的新竹縣、市詐騙件數與財損金額居高不下。圖爲新竹科學園區內畫面。聯合報系資料照

內政部警政署去年9月架設「165打詐儀表板」,至12月數據統計,新竹科學園區所在的新竹市、縣所受理的詐騙案,分析受害者職業,科技業佔比各爲16.37%、11.45%,不僅高於退休家管、服務業等職業羣體,也遠高於全國平均佔比7.07%,科技人深受詐騙所害。

科技人遭詐騙財損更是可觀,新竹市科技業遭詐2億7736萬262元、佔總金額23.78%;新竹縣科技業財損2億27萬4199元,佔9.26%,幾乎有六成案件是被詐騙百萬元以上,近3成甚至被騙千萬元,拉高了平均數,科技業每案平均財損500多萬元。

新竹縣、市遭詐騙件數、財損金額半年來居高不下,打詐儀表板每月公佈最新詐騙案件數據,今年2月,每10萬人受理最多詐騙案件縣市依舊由新竹市蟬聯榜首,每10萬人就受理57.71件;每10萬人財損最多縣市則由新竹市拿下,高達5269.6萬元,損失慘重。

新竹縣、市警方指出,高薪工程師已遭詐騙集團鎖定,被認爲是「行騙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羣體。由於科技業普遍有高學歷及內斂特質,存有遭詐未報案、不認爲遭詐等潛在黑數,恐怕科技業實際遭詐騙數據更驚人。面對高學歷的受害人,警方通常「小心翼翼」不敢多言,深怕傷了對方自尊心。

除了常見的投資詐騙手法,還有科技人被交友詐財「一騙再騙」。新竹一名陳姓已婚科技業經理前年深陷網路交友不可自拔,短時間就匯款1千萬餘元給網路上認識的貌美女子,直到對方忽然消失,才驚覺遭詐,陳作筆錄時不斷向妻子強調,只單純陪對方談心,感情未出軌。

未料警方去年接獲警政署提供的警示帳戶,調查其中一筆可疑金流時,竟發現又是陳男誤信交友詐騙,將兩百多萬元匯款給詐團,這次陳男直接推託不願做筆錄,迄今未向警方說明。

爲防範竹科人淪爲詐騙受害者,新竹市警察局去年底邀來宣捷集團創辦人宣明智、竹科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金恭等人成立「新竹科技打詐隊」,藉由科技業號召規畫研議成立基金,用於提升科技緝詐工具、發放阻詐獎勵、舉辦防詐講座等。新竹縣警察局說,會再與竹市警及竹科討論三方合作阻詐、防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