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優先行動綱領回應820遊行 民團:2好3壞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在8月20日舉辦「還路於民大遊行」,呼籲政府重視行人安全。(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會今通過交通部擬具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並說明「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民間團體對該法有褒有貶,即將在週日上街遊行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則給予「2好3壞」的評價。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在8月20日舉辦「還路於民大遊行」,提出健全行人設施、改革駕照及考驗制度、執法捍衛行人路、重建交通法治、以縣市爲單位推動零死亡願景等5大訴求。聯盟指出,看到行政院提出的草案內容以及「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有迴應到遊行的幾個重要訴求,但不影響遊行的安排。

聯盟表示,樂見零死亡願景進到國家政策,但行政院提出2030年死傷減少3成,與聯盟仿照聯合國提出的減半目標仍有落差,這20個百分點的差距,算下來7年還會有2340人在道路上喪生,呼籲行政院應提高目標。

行政院要成立院級單位、跨部會指導道安,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認爲值得肯定,期待爲解決臺灣交通權責破碎化邁出第一步。但聯盟建議,將來行政院主導的會報,邀請對象還是原本的專家學者、政務委員、相關機構等,希望能在會議中納入民間團體,讓公民力量參與。

交通部說明「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訂出短、中、長期目標,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指出,交通部希望在半年內完成「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立法,「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卻是在中期目標1年內完成,這兩者關係密切,應一起擺在短期目標內。

提升人行安全計劃從7年400億縮短到4年,聯盟呼籲中央要主動負起協助責任,出面主導計劃,例如有些偏遠地區沒有交通專業人才,不懂得如何改善道路,中央提出400億元不能只是個被動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