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案 民進黨積弊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期熱播的《人選之人─造浪者》竟掀起政壇千尺浪,應該大出苦心策畫此劇者的意料。但政治宣傳與政治實境反差如此之大,想不刺眼都難!
賴清德參選總統,面對蔡英文執政7年的千瘡百孔,切割並打造清流形象是他的策略。他組成「民主大聯盟」,想在艱困選區與跨黨派人才合作,卻在第一波就徵召了曾傳出「偷拍並以私密照威脅前女友」的李正皓,引發基層支持者連署,呼籲民進黨如果想要匯聚年輕候選人與造浪者的支持,「那雙打算牽起並一起迎向勝利的手,就不應該是趙昌澤(《人選之人》劇中涉入性平爭議的角色)的手。」,要求民進黨堅持的性別價值不能退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賴清德就任黨主席後拔擢調升爲副秘書長的許嘉恬,也被前黨工舉發。一名原在民進黨婦女部工作的女孩在臉書貼文,陳述自己工作過程中曾遭遇性騷擾事件,兩次上報時任婦女部主任的許嘉恬,卻得到冷漠的迴應:「那你當下爲什麼……不跳車?我不懂,你怎麼沒有叫出來?」當她想着至少要告知媒創主任,以免出現其他受害者,許卻要她考量是否能承擔名譽受損的後果?
時隔多月,女孩所有被壓抑、被否定的情緒在看《人選之人》時,翻江倒海襲來。劇中女主管翁文方的臺詞是:「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現實中的女主管卻選擇轉身離開,不提供任何資源與協助!錯的不是我吧?於是抹乾眼淚,她決定「當時高舉着婦女權益旗幟的人未成爲我的翁文方,我就要成爲我自己的翁文方。」
民進黨擅長置入性行銷。公視幾部歷史劇如《茶金》、《斯卡羅》等,在歷史情節與人物刻畫中,都可看到特定意識形態的介入,或對當時社會面向作選擇性報導,或對政策、官員作負面評價。《人選之人》是臺灣第一部講述政黨幕僚的職人劇,雖已在Netflix上線,但第4季纔在公視頻道播出,在選前播放,用意明顯。但當代劇不同於歷史劇,當代政治劇觀衆絕對可以將之帶入自身經驗,進行解讀與批判。因此賴清德就必須嚴肅面對此事,說明爲何選擇重用李正皓、許嘉恬的原因。
事實上民進黨積弊已久,性騷擾、性暴力、不倫戀數量都是三黨之最,黨內早已視爲尋常,主席從不表態。於是高嘉瑜被男友林秉樞施暴,女權鬥士範雲噤聲;王必勝外遇還能升官,便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此次事件剛好發生在賴清德參選期間,且讓我們檢驗他的三觀與魄力吧!(作者爲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