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探索新突破!科學家探測並驗證了TESS發現的最長週期系外行星
最近,來自新墨西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檢測並驗證了 TESS 迄今爲止發現的兩顆週期最長的系外行星。這些長週期大型系外行星圍繞 K 矮星運行,屬於被稱爲暖木星的一類行星,其軌道週期爲 10-200 天,半徑至少是地球的六倍。最近的這一發現爲未來尋找與太陽系類似的長週期行星提供了令人興奮的研究機會。
這項研究使用了NASA的TESS衛星,它通過觀測恆星的亮度變化來探測行星的存在。科學家們還藉助地面望遠鏡進行了後續觀測,以獲得更準確的數據。
NASA TESS 採用的觀測策略將每個半球分爲 13 個扇區,進行大約 28 天的觀測,正在對凌日行星進行最全面的全天空搜索。這種方法已經證明其能夠探測不同類型恆星周圍的大小行星。以 TOI-4600 爲例,這顆恆星是一顆 K 矮星,也稱爲橙矮星,是比太陽稍小、溫度稍低的恆星。
系外行星必須在 TESS 的觀測範圍內至少經過其主恆星兩次,才能被科學處理操作中心 (SPOC) 管道和快速查找管道 (QLP) 以正確的週期檢測到,這些管道搜索 2 分鐘和 30 分鐘的數據。分別爲分鐘節奏 TESS 數據。由於 TESS 總天空覆蓋範圍的 74% 僅觀測到 28 天,因此檢測到的大多數 TESS 系外行星的週期都小於 40 天。因此,TOI-4600 b 的週期爲 82.69 天,即近 3 個月,TOI-4600 c 的週期爲 482.82 天,即 16 個月,這使得他們的發現更加有價值。
科學家們對這一發現非常感興趣,因爲長週期巨行星的發現並不常見。這引發了更多的研究討論和問題。他們想知道這些行星是如何形成的,這個系統中是否還有其他行星存在,以及這些巨行星對可能存在的較小行星有何影響。
爲了進一步確認這些行星的週期,科學家們呼籲公民科學家和天文學愛好者參與觀測。在10月16日,對於那些有興趣並希望觀察的人來說,將有另一個可能的凌日機會,以進一步驗證外行星的週期是否爲482天。
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瞭解行星形成和遷移過程非常重要。迄今爲止,我們發現的系外行星系統都與太陽系有所不同。科學家們希望通過研究這些不同類型的行星系統,揭示更多關於行星形成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