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航空股票還可以買嗎?上市後抓緊「3策略」:明年是成長快速的一年

星宇航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星宇航空(2646)在證交所敲鐘,上市首日價量齊揚,蜜月行情可期,在此同時,也拉昇了華航、長榮航的走勢。星宇航空擁有大批粉絲、屢屢登上熱門關鍵字、走精品路線的年輕品牌、董事長永遠是鎂光燈焦點,疫後觀光復蘇潮端出亮眼成績單至爲關鍵,25日從興櫃轉上市之後的營運佈局,又將如何影響未來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2018年星宇航空風光成立,2020年初開航隨即遇到疫情,連續3年虧損累計超過百億元。如今終於迎來報復性旅遊潮,去年繳出224.72億元的營收,稅後淨利1.49億元;星宇上半年獲利9億元、年增172%,EPS 0.39元;累計前8月營收231.09億元、年增62.61%。

大飛機不斷增加還能賺錢,怎麼做到?

回憶起疫情時的艱難,公關長聶國維表示,經營一開始業務狀況還不錯,但馬上碰到疫情,所有航線都停掉了,爲了要生存、要活下來,做了很多微旅行,在很短時間銷售一空,至少有一點收入。

張國煒爲了在短期之內打響星宇航空的名號,還是努力衝刺業績,自己從口袋裡面掏錢出來,不斷挹注星宇航空,當航空公司都在裁員減薪,星宇喊出不裁員減薪,此舉也讓星宇累積了更多忠誠粉絲。星宇當時爲了增加收入,也推出一連串周邊商品,「星宇小舖的銷售額,一度還大於機票營收,事實上非常可憐」,聶國維回憶。最苦的時候,財報幾乎每一年都在虧損 拖到兩年或三年 又不裁員減薪 還繼續聘僱新人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K董的想法,星宇航空是精品航空公司,維持高品質服務水準,一定會增加成本,他認爲該要花的錢還是要花,因此也持續投資以符合高端服務標準。」聶國維解釋,包括基礎建設、運輸中心、維修棚廠、保稅倉庫等,陸續建立起來,這是一般航空公司成立比較久、營收比較穩定的時候纔會做的事。「當時虧損確實非常龐大,K董也不在乎,花這麼多錢,只要營運上軌道之後,可以逐步攤銷掉。」

策略長劉允富說,當時看財報最辛苦,但是K董進入疫情期間,做了關鍵性的事,告訴員工放寬心,把公司基礎打好,對內對外希望維繫精品航空的形象。小至系統整合、人員訓練,累積的一百多億虧損絕大部分是在基處建設上,讓星宇用最快的速度準備好,才能抓住爆炸性的旅遊需求,疫情完第一年就可以獲利。

未來航線佈局,如何達到營運成長目標?

星宇航空掛牌上市,董事長張國煒(左四)與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右四)一起擊鼓慶賀,蜜月首日大漲逾45%。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家更關心的是,星宇航空的下一步?聶國維表示,今年有24架飛機,年底26架,明年再增加7、8架,都是大飛機,明年交飛機交得比較多,會是成長快速的一年。

劉允富指出,策略上還是緊抓三個,一個是轉機市場,陸續開北美航線、LA增班,北美航線希望增加航機密度,開闢一些新航線,把東南亞不好的航網做最好的銜接,可望成爲營收快速成長的動能,東南亞加上北美這兩大塊區域,人口就超過13億。「開一條航線,至少需要兩架大飛機,剛好明年交飛機交得比較多,新航線勢必可以開闢出來。」東南亞加上北美這兩大塊區域,人口就超過13億。

爲何轉機市場具潛力?劉允富解釋,北美經臺灣到港澳、東南亞都是順向,東南亞人口多,目前除了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有少數直飛北美航線,其他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都沒有直飛北美的航線,必需中轉。包括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未來也會是白熱化的競爭。

星宇航空證實將於明年申請加入航空聯盟寰宇一家(Oneworld)。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二是持續看好含金量最高日本航線,疫情之後非常快的時間讓日本航點增加到十個航點, 已經跟國內另兩家航空公司差不多。

三是貨運的部分,雖然星宇目前只有客機,一點點的腹艙可以送貨,但三、五年長程愈開愈多,看好跨境電商、AI相關產品出貨,美國航線量價都是最強。目前已經決定引進貨機,2027年第一架交,已經定了5架貨機,2029年就交完。

桃機第三航廈如火如荼趕工當中,若能依照時間完成,以臺灣絕佳位置,有更新穎的設施,對於發展轉機市場是一大助力,將提升轉機旅客願意利用桃機作爲北美與東南亞的重要轉機點。

一開始我們投入這個市場,着眼的就不是臺灣市場。一個小島即使每個人都旅行,也無法支撐第三家航空公司,打的是國際杯。服務水平是否能得到旅客青睞?下一次再選擇星宇?這是我們要持續精進自己的。

劉允富談進入資本市場,是更高的門檻,高規格監督讓公司營運透明化,也對整個品牌形象更有助力。公司在快速拓展中,也必須吸引更多生力軍,星宇將更有彈性與策略性的朝穩健發展的方向前進。

(本文出自2024.10.25《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