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美使館簽證處把留學生比成狗遭懟 關鍵是誰在懟?

5月5日下午,美國使館簽證處在其官方微博發佈一條“美國駐華大使館學生簽證申請服務分階段恢復”的動態,但短短几個小時就直接被網友嘲笑到刪博。因爲它除了通知部分外,還附帶一個視頻以及一個不恰當的比喻

視頻中一隻寵物狗從狗窩處的柵欄向外艱難攀爬,小腿蹬了半分鐘才爬出。而美國大使館卻配文:“春暖花開,你是不是像這隻狗狗一樣,迫不及待想出去玩耍了呢” ?隨後,#美國使館簽證處把留學生比喻成狗#的話題在微博上迅速出現。

這條微博一出,讓網友們啼笑皆非。

有網友認爲這可能是出於文化差異,“狗”在美國文化中並非都是貶義。但既然在中國發文,就應該先研究一下中國文化,否則很不合適。

輿論發酵後,美方最終將該微博刪除。有網友還@了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老胡則在美方刪博後評價稱,“太逗了,帝國主義大事不妙,就這樣夾着尾巴逃跑了。”

目前,該超話在微博已有240萬閱讀。

教育學者熊丙奇指出,#美使館簽證處把留學生比喻成狗遭懟#,要看關鍵是誰在懟?這是否會影響留學生選擇去美國留學?

當日,這條微博就被刪除了,美國使館簽證處也可能意識到了在中國發這樣的微博的不妥。

熊丙奇認爲,從文化角度看,對於這則微博,有人會理解簽證處對留學生不友好,具有貶義和冒犯性,有人認爲這是種族歧視。但對於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可能沒有這種感覺,因爲他們既然準備留學美國,就更能理解美國文化。在美國文化中,狗狗並非一個貶義詞,很多養寵物的家庭,把狗狗視作家庭成員。這不涉及崇洋媚外,而是對不同文化的理解。留學生要出國,如果不瞭解他國文化,對於對方正常表達接受不了或帶有偏見,那肯定“水土不服”,就跟這則微博讓不少國人不舒服一樣。誠如也有不少網友認爲,純粹是“過度解讀”。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