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推進AI教育,應摒除應試化思維
來源:環球時報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AI)教育。鼓勵各地各校將AI教育納入課後服務項目和研學實踐,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加強中小學AI教育,是適應AI快速發展作出的學校教育內容改革。在AI快速發展的當下,教育部門、學校應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教材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培養適應AI時代的人才。此前,我國已有部分省份把AI作爲中小學基礎性課程和必修課程,並在相關基礎教育學科中,融入AI教育內容。推進AI教育,必須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改革教育評價體系,避免出現應試教育傾向,真正關注學生的數字素養培養。
從各地推進AI教育的實際情況看,個別地方出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按傳統知識教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AI知識和概念的教育,這令部分家長質疑,開設AI課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對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卻收效甚微。二是有專家建議要把AI納入中高考,以此促進學校、學生、家長重視AI教育,這會使AI教育難以避免應試化。
去年以來,針對ChatGPT等AI應用的流行,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教育必須變革,纔可以從容應對AI快速發展帶來的挑戰。但顯然,變革不僅是在中小學增加一門AI基礎課、必修課,開展相應的AI教育,而且是需要改革基礎教育的教育模式,從只關注知識教育的育分教育方式,進階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科學育人方式。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新課標以核心素養爲導向,課堂教學要從關注學科知能(知識與技能)到關注育人的根本性轉變。就AI課程來說,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只進行有關知識的傳輸,還是要開展綜合性、實踐性、項目化、跨學科主題學習,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並激發他們的探究精神。根本上說,我國教育應對AI快速發展的挑戰,需要讓學生從“學會知識”轉變到“學會學習”。
教育部在通知中提出,鼓勵各地各校將人工智能教育納入課後服務項目和研學實踐,其用意是,要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因爲課後服務明確要求不得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育,要開展非學科素養教育,而研學實踐更明確指向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但是,如果只是納入課後服務和研學實踐,不少人又擔心學校對AI教育的重視不夠。
在一定程度上,這就是我國學校基礎教育當前面臨的挑戰:納入中高考的科目教學應試化,而未納入中高考的科目教學則被邊緣化。加強中小學AI教育,就要求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重視過程性、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參與AI體驗、學習的過程。此次發佈的通知明確,加強中小學AI教育,要堅持以人爲本,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AI引領構建以人爲本的創新教育生態,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創新精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探究實踐,強調學用結合,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提升數字素養與數字技能。
這次通知還要求做好城鄉統籌,加大對農村和邊遠地區學校的支持力度,推動教師流動,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城鄉學校AI教育相關課程互聯互通。要做好農村學校的AI教育,關鍵也在於讓學生不僅重視學習知識本身,還要“學會學習”。如果農村學校只是強調對學生的知識教育,以及與城市學校學生展開升學競爭,就難以重視對學生的AI教育,反而可能認爲AI教育擠佔學生的學習時間,還可能導致部分學生沉迷使用AI。受此觀念影響,就是給農村學校配備了AI教學設施設備,這些設施設備也可能被閒置得不到充分使用,城鄉校際間開展的AI教育合作,也可能會停留在表面與形式上。
我國要培養適應AI快速發展的人才,既不能按傳統知識教育思路,只是在學校教育中增加一門課程,也不能把“AI+”教育,變爲“AI+”應試教育,而是需要去除應試化、功利化思維。簡單說,開展AI教育,需要以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爲最終目的。(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