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賦予海巡署用砲權 管碧玲:重在執法非宣示主權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前排穿粉色西裝)15日重申用砲權的含義。(林瑞益攝)

中信造船集團董事長韓碧祥認爲,兩岸之間不會發生戰爭,但臺灣得先強化自己的國防。(林瑞益攝)

立法院於5月2日三讀通過「海岸巡防機關器械使用條例」修正案,放寬海巡執法用槍標準、賦予海巡署長「用砲權」等,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15日說,修法是讓現行法更加嚴謹,且這是要充實海巡的執法任務,重在執法,而不是宣示主權,修法讓現行法更嚴謹。

海巡署15日舉行安平級巡防艦第6艘CG607 吉安艦交船及第7艘CG609命名下水暨新型35噸級巡防艇第25艘 PP-3512艇交船聯合典禮,管碧玲與中信造船集團董事長韓碧祥等人出席。

管碧玲說,捍衛海疆、維護治安,大家都很辛苦,要用最好的船艦隊伍來捍衛我國的藍色國土。對於之前立法院在修法時有修《器械使用條例》,有人誤解是否會造成擦槍走火,引起緊張?管碧玲表示,用砲權是現行法就有規定,有許多不明確的規範,修法是把現行法修得更嚴謹。

對於把武器用於戰時的國防武器,管碧玲指出,這是要充實海巡的執法任務,重在執法,而不是宣示主權,修法讓現行法更嚴謹。

中信造船集團董事長韓碧祥表示,交給中信製造的81艘軍艦的總經費約210餘億元,造價比漁船還便宜,他表示,近來原物料漲價,利潤降低許多。但他覺得,再高的價格還是有人虧本,得看造船速度而定。

對於兩岸緊張,韓碧祥認爲,他不煩惱會打仗,他不覺得會發生戰爭,但「臺灣自己要準備,如果自己強,人家就不敢打你。自己弱,人家就打你了。」

海巡署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劃於2017年由行政院覈定,2018年至2027年執行,共計141艘分給3家公司製造,總經費約4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