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10個月 猴硐貓橋重新開放
猴硐「貓橋」受當地潮溼氣候影響,部分構件出現鏽蝕及脫落情形,新北市觀旅局去年5月封橋修繕,歷經10個月工期,26日重新開放。(陳慰慈攝)
猴硐「貓橋」是當地居民及遊客往返光復裡車頭頂聚落(貓村)的重要通道,因使用已10年,加上受當地潮溼氣候影響,「貓橋」部分構件出現鏽蝕及脫落情形,考量居民及遊客通行安全,新北市觀旅局投入2168萬元,去年5月封橋修繕,歷經10個月工期,26日重新開放。
鄰近猴硐火車站的猴硐貓村,過往唯一連外通道猴硐火車站陸橋破舊鏽蝕,新北市政府在2013年改建爲全國第一座人貓共用的「貓橋」,全長60公尺,「貓頭」在園區願景館端,上有兩隻耳朵;「貓尾」在猴硐貓村端。「貓橋」內除了貓足跡、照片、插畫,還設計專供貓咪通行、跳躍的跳臺,也參考當地居民建議,融入當地煤礦及隧道意象,打造出造型獨特的「貓橋」,爲猴硐地區增添觀光旅遊特色。
觀旅局說明,此次修繕重點在於補強「貓橋」橋體結構、更新鋼樑與烤漆鋁板及構件除鏽油漆,改善內部空間照明及修復貓跳臺及座椅,更新後的「貓橋」各構件將更安全穩固,防水性更佳,提供遊客更舒適友善的行走空間及動線體驗。
而爲減少施工期間造成當地交通衝擊,觀旅局設有臨時便橋供民衆通行,因貓橋位於猴硐火車站上方,施工受限於臺鐵相關安全規範,在不影響火車通行的前提下,工程多數採夜間施工,施工人員僅能利用凌晨1時至4時無火車班次的時間工作,因此,每日的施工時間僅有3小時。
觀旅局表示,猴硐爲新北知名景點,早期爲一個礦業聚落,因緣際會下成爲貓咪們聚集的村落,曾被評爲全球6大賞貓景點,更有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可供遊客參訪,除見證臺灣礦業興衰史的瑞芳瑞三鑛業整煤場,以及願景館、礦工浴室、礦工宿舍等礦業文化介紹主題館舍外,還可順道前往熱門的打卡景點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沿途風景秀麗,亦是不容錯過的新北好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