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減 銀價四個月暴跌2成

白銀期貨今年走勢

最近銀價以近年來最快速度下跌,歸因於市場預料聯準會(Fed)即將寬鬆退場,以及製造業活動趨緩,使白銀投資與工業需求皆縮減,此貴金屬6到9月的即月期價總計重挫逾21%,目前僅達每盎司22美元左右,寫下2014年11月以來最糟的四個月表現。

白銀同時爲貴金屬與工業商品,用途相當廣泛,包括珠寶、太陽能板和半導體。貨幣刺激政策即將退場的預期心理已令貴金屬價格受創,全球生產陷入瓶頸、能源短缺和製造業放緩,白銀的工業需求下滑,讓銀價腹背受敵。

銀價6日(週三)下挫0.3%至每盎司22.51美元,接近一年來最低水準,白銀成爲華爾街日報追蹤主要投資商品中今年表現最差的資產之一。 First Majestic Silver和Hecla Mining等銀礦業者上季股價崩跌逾25%,全球X銀礦ETF同期也跌18%。

匯豐銀行(HSBC)首席貴金屬分析師史提爾(James Steel)指出,「所有貴金屬都在反映工業需求低於預期、Fed準備貨幣寬鬆退場、美元走強的情況,這些加總對銀價造成不利處境。」

當投資人預期經濟成長與通膨,風險較高或會支付利息的資產吸引力增加,例如股票、債券,則白銀、黃金價格會相對走低。

上季金價下挫0.9%,也是今年表現敬陪末座的資產之一。

債券殖利率近期再度躍升,帶動美元升值,對海外買家而言,美元計價的商品會更昂貴,白銀需求也隨之降低。

追蹤美元對其他六種主要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目前約達94.252,接近一年高點。

對衝基金與其他投機投資者態度也愈來愈謹慎。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止該周,看多銀價的淨多單降至2019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不過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分析師庫柏(Suki Cooper)認爲,倘若工業趨勢改善、晶片荒緩解,銀價將會重新上漲,有助於白銀長期前景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