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白熱化!66歲婦人患選舉症候羣焦慮又失眠

精神科醫師彭成隆建議,每天適量接受選舉相關資訊,多留時間給自己和家人,才能減輕選舉症候羣。(巫靜婷翻攝)

選舉倒數時刻,民衆對選情投入愈加熱烈,醫師提醒,過度投入選舉,容易引發「選舉症候羣」導致焦慮、失眠、食慾不振的情形發生,嚴重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

苗栗1名66歲陳姓婦人每天盯着電視、報紙關心選舉戰況,若聽到身邊朋友議論支持的候選人,常易怒、不開心,導致她變得焦慮、緊張、失眠、吃不下,家人發現不對勁,趕緊陪同就醫,診斷後發現她是罹患了選舉症候羣。

南勢醫院精神科醫師彭成隆表示,選舉症候羣泛指重大選舉時,民衆選前感到焦慮、情緒過度高亢、易被激怒,及選後因支持者落選導致失落、憂鬱或是憤怒的情緒,這些心理狀態易引發失眠、焦慮、心悸、緊張及食慾變差等狀況。

他提醒,若因熱衷選舉,而有上述症狀就該趕緊轉移生活重心,釋放緊張情緒與壓力,通常選舉症候羣在選後多會緩解,若後續仍有憂鬱、憤怒、失眠、焦慮等狀況,可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爲避免選舉症候羣影響日常生活,每天適量接受選舉相關新聞或資訊即可,睡前要預留30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躺在牀上放鬆,抽離選舉激動的情緒,逐步改善睡眠品質,此外可藉運動、戶外踏青等活動施放壓力,維護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