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吹翼」無人機 完成首輪飛行測試

「旋翼吹翼」無人概念機,1月展開首輪飛行測試,證明飛行姿態轉換概念的技術可行性。(取自洛馬集團網站)

「旋翼吹翼」無人機,在測試中從垂直起降狀態,轉換爲水平飛行模式。(取自洛馬集團網站)

放大版「旋翼吹翼」無人機,可望在中小型艦艇直升機甲板上起降,執行反潛與打擊任務。(截自洛馬集團影片)

洛克希德馬丁集團旗下的塞考斯基公司10日宣佈,全新概念「旋翼吹翼」(RBW)無人機概念機,1月已完成首輪飛行測試,驗證設計構想可行性,未來可望打造更大尺寸原型機,拓展多用途作戰能力。

塞考斯基指出,「旋翼吹翼」無人機過去1年來進展迅速,陸續完成初步設計、模擬實驗、繫留(tethered)與無繫留懸浮飛行測試,也運用等比例模型進行風洞測試,蒐集氣動力特性與飛控系統參數。首架概念機1月起,陸續完成40餘次起降測試、30次複雜的垂直與水平飛行模式轉換,並達到159公里極速,驗證飛控系統具備先進性能與機械可靠性。

美國《國防新聞》報導,概念機的翼展長約3.13公尺、重約52公斤,以2具電動馬達爲動力,最大特點是兼具旋翼機垂直起降能力,以及固定翼機的水平高速飛行能力;可在垂直飛行至一定高度後、運用旋翼維繫升力,調整飛翼控制翼面,轉換爲水平飛行狀態,獲得更高的飛行速度與航程距離。

塞考斯基強調,「旋翼吹翼」無人機具備海上與邊境巡邏、運輸與搜救作業能力,還可望運用油電力混合動力、改良型飛控系統,發展更大尺寸版本,在中小型艦艇直升機甲板與複雜野外地形中起降、掛載武器執行打擊任務,結合塞考斯基「MATRIX」自主系統,提升「有人/無人組合」(MUM-T)協同作戰與多元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