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寫作測驗題 原住民生寫這些事永遠的「標籤」

大考中心目前正在大學學測的閱卷。(林志成攝)

今年大學學測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有兩題,分別是「標籤」及「縫隙的聯想」,閱卷召集人、成大中文系名譽教授陳昌明表示,第一題有原住民學生寫到,別人知道他是原住民,就說他一定很會唱歌、跳舞及喝酒,這是刻板印象的標籤;至於第二題,有考生寫到生病時提供縫隙讓他思考很多事情,獲益良多。

今年大學學測1月22日結束後,大考中心隨即展開閱卷,並在今天公佈國寫的閱卷評分標準。今年國語文寫作測驗有「標籤」及「縫隙的聯想」等二大題,每題25分,共50分,測驗時間爲90分鐘。

第一大題分二小題,第一小題要求考生根據兩段文章內容,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面與負面作用;第二小題要求考生透過生活中中「貼標籤」或「被貼標籤」的實例,說明對「標籤」現象的看法。

陳昌明說,第一小題若得A等,對應分數爲4或3分,第二小題若得A+級,對應得分是19到21分。空白券、文不對題或僅抄錄題幹者得0分錯;錯別字若很多,也會斟酌扣分。,

陳昌明表示,考生寫「標籤」作文題,有人提到星巴克衝咖啡的人是咖啡大師、數位能力強的人是天才或AI高手,這都具有鼓勵作用,屬於正面標籤;至於其他標籤,則很多是對族羣或性別的刻板印象。

陳昌明提到,有原住民考生提到,每次他跟別人說自己是原住民時,對方就認爲他會唱歌、跳舞及喝酒,還能騎山豬、射飛鼠,這是刻板印象的標籤;還有女同學提到,家長要他們不要聽饒舌、搖滾或重金屬音樂,也不要去玩線上打鬥遊戲,這讓她們很不解,爲何男生可以,女生就不適合。

至於大二大題「縫隙的聯想」,陳昌明說,考生如果能具體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與體悟,結構嚴謹,文辭洗煉,情感雋永者,可得A+級,對應分數是22至25分。

陳昌明指出,很多考生寫到,高中三年讀書很辛苦,如果能找個時間休息或出去玩一天以喘口氣,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縫隙;此外,也有考生提到生病的經驗,在調養過程,他思考了很多問題,這樣的縫隙讓他獲益良多。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