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小草」 還不算柯文哲鐵票

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13日晚間宣佈敗選,臺下支持者難掩失望落淚,仍是奮力吶喊繼續加油。記者潘俊宏/攝影

藍綠基本盤二○二四後是擴大或縮水?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透過催票率分析得出,基本盤原則不變,賴清德和侯友宜均沒能成功號召基本盤以外的選民;二○二○年因中國大陸出現的遊離票,多數成爲柯文哲的「小草」,但還算不上鐵票,需要下次選舉的檢驗。

催票率(候選人得票數/選舉人數)指的是個別候選人對全體選民的吸引力,能催出多少人去投票;不分區政黨票總得票數相對全體選民數是政黨的催票率,可看作基本盤。得票率會受到每年投票率影響,難直接跨年比較,學界一般認爲催票率更能看出政治版圖的消長。

王宏恩分析,與上次總統選舉相比,民進黨政黨票催票率基本上沒變,有趣的是,國民黨也呈現類似狀況。

柯文哲的票源來自年輕人及教育程度較高的都會區,但這些選票是不是鐵票,仍打問號;他說,這羣人可能在下次選舉喜新厭舊支持其他政黨,也可能重回兩大黨懷抱。而這次選舉不僅沒出現棄保,藍綠兩黨選民也幾乎票票入匭,沒有總統票與政黨票分裂投票的情形;倒是民衆黨政黨票跟柯文哲之間的差距有七十萬票,流向了其他小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