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低碳轉型與人才培育

綠色減碳管理將不再只是企業形象的表徵,而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圖/pixabay

世界經濟論壇(WEF) 今年1月公佈的「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氣候變遷被列爲10年內地球將面臨的最大威脅,國際間因此掀起一波環境永續「淨零排放」風潮,陸續已有136個國家宣示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臺灣也於今年3月30日,由行政院國發會提出了第一版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排放」的軌跡與行動路徑,引導臺灣產業綠色轉型,期以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

「淨零排放」的目標在使所有導致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減低量正負相抵,達成平衡。所謂溫室氣體常見的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和臭氧等等,其中二氧化碳歷年在各國排放量都佔最大比率。依據環保署2021年出版「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19年臺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佔比達95.28%,因此透過植樹造林的碳匯以及使用再生能源所累積的減碳量相互抵換,使二氧化碳淨排放量爲零的「碳中和」,成爲實現「淨零排放」的基礎與重中之重的工作。

行政院爲了落實2050「淨零排放」,首先由國發會推出12項關鍵策略,再由各部會進行細部規劃。目前,金管會已經啓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實現溫室氣體查證。金管會將依不同的資本額,分三階段強制上市櫃公司揭露其相關碳盤查資訊,促使企業「低碳轉型」。

臺灣企業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佔有重要席位,但今後若不能滿足品牌商對低碳排放的要求,恐怕無法繼續維持或打入新的國際供應鏈體系,影響可能擴及其在臺灣的所有利害關係人企業,甚至傷及整個產業,拖累整體臺灣GDP的成長。綠色減碳管理將不再只是企業形象的表徵,而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其重要性已由「最好能擁有(nice to have)」轉變爲「必須能做到(must)」。

檢視臺灣,龍頭企業已經開始帶頭進行低碳轉型。例如,中鋼自行規劃「碳中和」路徑,以2018年爲基準逐年減碳,預計2025年減碳7%、2030年減碳22%,2050年完成指標「碳中和」。信義房屋則斥資14億元買下馬來西亞沙巴附近的「環灘島」,並和沙巴大學合作推動生態覆育計劃,共同開發「藍碳」生態系,將打造「環灘島」成爲「零碳島」。

臺達電承諾了在2030年達成全球廠辦100%使用再生能源以及「碳中和」,是臺灣首家承諾於2030年達到RE100 (100% Renewable Energy)目標的高科技企業。臺積電則已規範旗下700多家供應鏈廠商,必須於2030年以前完成減碳20%,否則無法被列入採購供應商名單之中,是全球第一家要求其供應商減碳的半導體廠商。

「低碳轉型」是企業永續的必經之路,臺灣企業應更積極強化全員低碳意識,擘畫短中長期的永續發展藍圖,先期設定「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目標,然後規劃減碳路徑,建立綠色競爭力。

目前多所大學也陸續設置了「碳中和學院」、「綠色管理高等研究院」,以及「環境永續研究中心」等單位,着力於綠色永續相關議題研究。然而,臺灣普遍缺乏碳足跡盤查與永續發展人才,需要產、學、研等機構,多方合力培育。短期間可以透過企業顧問公司、相關產業學院以及研究機構開設培訓班應急,中長期仍需仰賴高教體系的紮根教育,例如成立「數位碳管理產業碩士專班」或「低碳管理學程」等,充分融入氣候變遷、綠色經濟學、綠色供應鏈管理、永續發展、綠色稽覈、綠色金融與會計等課程,將可以有系統的爲環境永續「淨零排放」工程培育出專業低碳管理與永續發展「綠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