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增用天然氣 甲烷逸散和溫室氣體排放更嚴重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2日就「如何因應COP26的全球甲烷減排承諾,以及國際天然氣價格暴漲」邀經濟部、環保署報告並備詢,同時有多位專家學者到場。國民黨立委謝衣鳳指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0多個國家,只有6個國家能源仰賴天然氣,且他們有自產天然氣,有辦法作爲穩定能源,臺灣則是面臨運輸和儲存不確定性。

葉宗洸指出,天然氣在去年每百萬BTU是1.5美元,到了今年10月,已經來到6美元,上漲了4倍,未來價格上揚的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成本勢必增加。另外,臺灣不產天然氣,甲烷排放主要是來自於運輸、儲存,現在的儲存是7-10天,現在天然氣發電佔比大概只有36%,但到了2025年,天然氣發電佔比要增加到50%,屆時儲存槽會更多,運輸的頻率也會更高,運輸和儲存時的逸散一定會比現在嚴重。

葉宗洸指出,2018年時行政院長賴清德決定6月讓核二廠二號機重啓,當年用電雖然增加,但溫室氣體排放比例馬上下降,可見在覈電機組支援下,的確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2020年火電佔比82.2%,未來如果還有更多核電機組停止運轉, 碳排一定會繼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