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40年《玫瑰的故事》,亦舒VS楊凡VS劉亦菲

最近,根據亦舒小說《玫瑰的故事》改編的電視劇正式上線了,劉亦菲的名頭、亦舒的加持、導演汪俊和五位帥哥男主的助力、平臺方不遺餘力的宣發,才上線就已經霸佔無數熱搜,創下收視記錄,算是讓近期乏善可陳的內娛影視圈激起了小小水花。

近年來,亦舒的小說重新被內地的影視行業發現,龐大的羣衆基礎、穩妥的都市情感類題材、流傳廣泛足夠上熱搜的金句、狗血與華麗並存的故事架構,尤其在電視圈,自2017年《我的前半生》開始,到《流金歲月》,雖然改編並不盡如人意,但也都收穫了不俗的熱度和流量。

▲2017年版的《我的前半生》最大的受益者是馬伊琍和雷佳音,讓他們打了翻身仗,袁泉和吳越也因此進軍亦舒女郎市場,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是沈嚴,他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有了第二部《流金歲月》。

▲2020年版的《流金歲月》雙女主倪妮和劉詩詩,這部電視劇褒貶不一,但時尚度非常火爆,這次劉亦菲也特地找了當年《流金歲月》的服裝團隊,大約也想延續上次的時尚成績,但好不好看呢見仁見智,只能說劉亦菲的臉不僅扛劇也扛衣。

▲2024年版的《承歡記》應該來說是這股熱潮中的第三部,但反響並不如前兩部大,亦舒的書迷也不大認可。

到了《玫瑰的故事》已經是第四部,社交網站的討論度一騎絕塵,打贏了同期99.9%的劇集。

好的IP作品,總是能跨越時空,讓影視圈一改再改。

從1981小說版的《玫瑰的故事》開始,黃玫瑰大美人橫跨了四十年。

作爲小說,黃玫瑰當然全盤執行的是女作家亦舒的意志,1986年電影版《玫瑰的故事》則是導演楊凡的世界,而四十年之後,這部劇版的《玫瑰的故事》則基本是劉亦菲的主場。

鐵打的玫瑰,流水的故事,三個話事人奠定了三個玫瑰不同的世界和氣質,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探討穿越40年時空的玫瑰各自有何異同。

書與劇的區別在於:

一個不食人間煙火,一個在煙火中淬鍊

在講電視劇之前,先來介紹一下這本四十年仍然在流行文化中擔綱的亦舒最著名的小說。

▲《玫瑰的故事》寫於1981年,這是亦舒的第二本較有影響力的書,也讓她在香港一舉成名,她的哥哥大作家倪匡曾評價《玫瑰的故事》是亦舒寫得最好的小說,“記得那天晚上,一口氣看完了《玫瑰的故事》之後,已是凌晨四點,坐在地上,半響做不得聲音,同樣的情形,只有當年看完金庸的《雪山飛狐》之後才發生過……”

▲ 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叫黃玫瑰的少女,出身富足中產,有顛倒衆生的美貌和無雙的氣質,吸引無數男人甘願成爲裙下之臣,她任性而活,至情至性,在經歷了摯愛渣男、經濟實用男和靈魂伴侶之後,她嫁給富有敵國的羅爵士,而讓無數男人空等一生,破碎了心。劉亦菲在劇版《玫瑰的故事》裡飾演黃玫瑰的角色。

黃玫瑰從十五歲開始驚豔世人,因爲是老來得子,所以享受着父母和年長15歲哥哥的寵溺,世界對她來說唾手可得。在小說中,玫瑰一生在愛情中成長,成熟,經歷過的男人分別是她愛過的、傷害過的、得到過的、錯過的……

她無意中俘獲的第一個男人叫周士輝,是哥哥黃振華的建築師合夥人,一個高尚端正的人,卻在青梅竹馬的戀人關芝芝懷孕後無可救藥愛上了玫瑰,最終落得和愛人離婚,遠赴英國的孤獨下場。

▲楊凡忠實地執行了亦舒的書中所述,選擇著名的文化人陳冠中來擔任周士輝這個角色,端正高尚,談吐優雅,陳冠中是著名的小說家,曾經創辦生活雜誌《號外》。圖源水印

接着,她便在聚會上遇到了莊國棟,有着冷峻的書卷氣和感情要好的畫家未婚妻,莊在未婚妻遠赴瑞士開畫展期間與玫瑰往來甚密,但是最終選擇了和未婚妻結婚,令玫瑰深受情傷。

▲在電影版中,楊凡攝像頭下的玫瑰一見到如此英俊的男人,立即坐立不安,眼冒星星。

▲和國棟一起露面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的模特劉娟娟,她是楊凡和劉培基的好朋友,衣着品味極佳,現已去世。

受傷的玫瑰赴紐約讀書,並在讀書期間認識了方協文,一個各方面都無特長的庸常之輩,被哥哥嫌棄到不得了,玫瑰選擇與之結婚,並且說出了那句著名的“人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楊凡電影版中選擇了張堅庭出演中庸丈夫方協文,現實生活中張堅庭是知名的電影人,編劇,導演,他娶了娛樂大亨楊受成的女兒楊諾思,楊諾思曾與張國榮傳過緋聞,現任英皇鐘錶珠寶話事人,兩人夫妻恩愛愈三十年,育下兩子一女。

好,說回玫瑰,亦舒書中的黃玫瑰在美國的十年婚姻結束,育下一個女兒。

以離婚婦人回港的玫瑰愛上了一個叫溥家明的男人,一個成功的大律師,從九歲開始練習小提琴,每天早上練習瘦金體,品位一流的紳士,然而卻在和玫瑰相戀三個月後生了絕症,不久離世。

▲楊凡電影版中原本家明的扮演者是劉德華,但因爲劉德華的檔期週轉不過來,楊凡便讓周潤發代替這個角色,因此,楊凡的電影版有了一絲不倫之戀的味道,楊凡的電影高潮便是結婚的那天,家明因爲救小孩而車禍身亡,玫瑰痛失真愛。

亦舒的哥哥倪匡評價亦舒的小說,最厲害的是寫人,寫世態,但情節上她絕不狗血,而目前劉亦菲版《玫瑰的故事》電視劇則反其道而行之,狗血得不行。

第一集以一個非常中國式熱鬧、狗血的情節開場:喜氣洋洋的美貌新娘準備結婚,而樣貌老土的新郎周在領結婚證現場悔婚並引發了一場男女大亂鬥,亦舒筆下有爲青年上進精英高尚端正的上等人周士輝在此劇裡秒變醜男,甚至還帶着某種猥瑣。

而佟大爲飾演的哥哥黃振華,也和原著有點出入,原著中的黃振華自嘲和妹妹相比,自己是普通人,但在他人眼中他也是城中少有風流人物,身上有亦舒推崇的氣質——冷傲、孤芳自賞。

但佟大爲版的黃振華顯然更市井熱鬧一點,尤其是在他說出這番關於男女愛情的論調,一瞬間彷彿看到了《奮鬥》裡的陸濤。

小說中的黃振華對什麼都保持着理性的態度,面對好友周士輝坦陳愛上玫瑰,也只是淡淡幾句勸解。

但是電視劇裡刻意做成了一場大龍鳳,狗血要夠,戲劇衝突要足。

說回女主玫瑰,小說中的玫瑰出場只是個十五歲的貪玩少女,在無數男生的追逐中驕傲盛放,留着齊腰的長髮,卷的糾纏不清,腳上踩着溜冰鞋,嚼着口香糖,貪玩少女出場……

▲楊凡電影版中的玫瑰由張曼玉扮演,她身穿熱褲,背心,青春活力。

▲劉亦菲電視劇版則沒那麼奔放,但也青春可愛。

電視劇最大的改動是玫瑰由不事生產的大小姐變成了職場精英,中央美院畢業的藝術實習生,出場保留了原著的風格,穿着溜冰鞋,颯氣十足,走到哪裡,都自帶光環,人見人愛,車見車載。

從外形上,劉亦非真的非常適合演黃玫瑰,那種天生大美女,持靚殺人、持寵而驕的少女的嬌憨與任性,只是她真人不怎麼出來交際,喜歡宅在家養貓養狗,所以導演汪俊說她演黃玫瑰還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畢竟是由I變E。

電視劇將黃玫瑰改爲“黃亦玫”,“亦舒的亦,玫瑰的玫”,一有向亦舒至敬之意,二呢,也比較日常,更具有真實性。

▲劉亦菲第一部戲是《金粉世家》裡的白秀珠,可以說是民國版的黃玫瑰,年輕、富足、受盡哥哥寵愛,並且13歲的劉亦菲真正演出了少女黃玫瑰的任性、跋扈和早熟。

電視劇第一集的重頭戲,講述黃玫瑰和即將成爲有婦之夫的周士輝之間糾葛,小說中玫瑰知道周士輝有妻子,但依然答應周士輝出來玩,理由是,“我不是破壞他們家庭的罪人,遠在周士輝的眼光落在我身上之時,他們的婚姻已經破裂”。少女的聰慧、早熟和任性躍然紙上。

但電視劇顯然醜化了周士輝的這個角色,強調了周士輝作爲醜男的不自知和臆想症,美女下屬靠近他,他以爲是對他有意,吃個飯,他以爲是承諾。

亦舒筆下的黃玫瑰本人,憑着直覺和熱情勇闖情場,把男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分開,不受束縛,至情至性,哥哥說她是“被人寵壞的爛蘋果”。

而電視劇中的黃玫瑰基本承接了這個人設,而在本土化的語境裡又進一步,變成了人間清醒的女性,事事以自己的感覺爲主。還要點化身邊的女性,讓她們逃脫以愛爲名的牢籠。她幫助關芝芝認清周士輝的真面目,編劇也算玩了一把girls help girls。

但是電視劇接下來的走向顯然又一次進入到了國產職場劇的窠臼,萬人追捧的職場新丁黃玫瑰高調殺入職場,拎着幾萬塊錢的包,同事圍繞,上司垂青。

開金手指幫助老闆搞定最難搞的客戶。

同時在這裡俘獲了帶點霸總特質的精英主管莊國棟。

小說裡莊國棟是個有着冷峻書卷氣的高溫物理學家,瞧不上靠做建築起家的黃振華,未婚妻是有性格的畫家,兩人是翩然於濁世之外的璧人,偏愛白色衣服的亦舒特別交代莊國棟“白色的衣褲在他身上熨帖舒服”,黃玫瑰爲他卓然的氣質心折。

但是劇中的莊國棟則只是一個強勢母親治下的海歸空心男,在初入職場的黃亦玫眼中是霸總,但實際在外企中只是一個一心要向上爬的華裔高級打工仔,他之所以走到哪裡都能吸引衆人的眼光,無非是因爲他佔據了最關鍵的位置,而且形象討喜。

優秀的人到哪裡都會吸引諸多人的目光,他的風流自命也讓他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把黃亦玫看在眼裡。甚至,黃玫瑰要跟哥哥討教斬男術才能吸引他的注意。

▲看到這裡內心在吶喊,她可是黃玫瑰欸,她不需要斬男術!

而她最終能佔據兩個人拉扯中的主動權,也是利用哥哥出現接她下班讓莊國棟誤以爲她有男友這一點。很難說這樣的設置已經和亦舒小說的初衷背道而馳。

至於劇中另外一個女性的角色蘇更生,亦舒在小說裡給足了她偏愛,說她穿白色已經穿的“爐火純青”。

“男人穿白色最矯情,一種幼稚的炫耀,成熟的男人多數已返璞歸真,不必靠一套白西裝吸引注意力,而女人,女人穿白色衣服卻剛剛相反,像更生,永遠不穿別的顏色,她已經爐火純青了。”

▲萬茜在劇中掌握了蘇更生的精髓,冷豔。她的幾套look看上去都非常簡潔大方,雖然不是白色。但是簡單的服飾搭配醒目的耳飾,她是這個劇裡真正有幾分亦舒女郎的味道。

小說中的蘇更生,有性格,懂變通,將一個眼高於頂的黃振華收拾的服服帖帖,有她的人生智慧。但電視劇中的蘇更生,除了冷豔能幹,和忠心耿耿扶助玫瑰之外,身後有着一長段異常狗血的人生經歷,此處就不劇透了。

亦舒的小說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她是寫給城市裡的中產女孩看的,寫的是她們需要踮着腳才能看到的更高一級的社會階層,這一點,她的哥哥倪匡在評論裡說得很清楚。

而亦舒在書中推崇的世界觀、人生觀代表了七八十代香港人崇尚的東西,老錢、有家世、有學問、講究、精緻和體面,風流不說於人前的,講感情、講姿態,愛要愛得漂亮,離開要離開的灑脫,絕不在人前出乖露醜,打落牙齒和血吞。

但電視劇版的《玫瑰的故事》,顯然受限於國產劇創作的路徑依賴,整個故事都在迎合當下,人物的修養與精神世界都更顯然更趨日常,這當然是爲了電視劇的受衆更廣的緣故,但也因此,亦舒文中獨有的格調與味道全部清空。

最簡單的一條線,亦舒的書裡關芝芝被背叛,會與老公好友哭訴幾句,點到爲止,轉身離開,而電視劇中的關芝芝打到門上,衝到辦公室,鬧得雞飛狗跳,五佛昇天。

就更別說,富豪之女要求相親對象和她演戲。

大建築師變身ayawawa大講斬男術……

電影與劇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精緻老錢,一個在中產狗血

如果說書與劇的差別主要還是在狗血於否,而楊凡的電影版與當下這版電視劇的區別則主要在於格調。

如果要論精神氣質,電影《玫瑰的故事》顯然和原著是更一脈相承的,不光因爲都是八十年代的產物,時間更近,也因爲兩樣作品的揸FIT人楊凡與亦舒是同齡人,崇尚和喜歡的東西基本都是一致的。

楊凡導演在接受林奕華採訪時就得意地說到這一點,“我和亦舒是同一代人,我們的喜好都是同樣的,可以說,她是女楊凡,我是男亦舒。”

八十年代的楊凡,在遊學中西,開攝影棚多年之後,終於開始進入電影領域,當時《玫瑰的故事》一紙風行,湯臣的老闆徐楓宣稱想拍,楊凡打電話過去問亦舒,亦舒說對方沒有落訂,於是乎,楊凡將亦舒的版權買下。

關於《玫瑰的故事》的故事,楊凡導演親筆寫下散文《我的馬虎電影生涯》,全文在這裡,大家可以細看:

我的馬虎電影生涯

- 楊凡

杭州回來,六月三號在黎姑娘的翡翠明珠放了一場《玫瑰的故事》。超過三十年的好友汪曼玲,在漆黑的戲院裡拿出數碼手機,捕捉了銀幕上的張曼玉,鋪上她的臉書,寫道:這部片拍攝於一九八五年,已是二十八年前的事,很有紀念價值。

銀幕上,張曼玉穿換着方盈女兒的泳裝,在石澳的海灘,擺出不同的美姿,讓初登銀幕的肌肉男張耀揚拍照,還有斯文的楊曉彤(楊羣的兒子)做助手。碧海藍天,青春無敵。

照片傳到梁詠琪的WhatsApp。晚上Gigi給我發短訊:那時的她,那時的海,都很清澈。又好奇的問哪個場景是旭龢道1號。我說巴黎的內景就是,玫瑰大宅在舂坎角!現在看來,整個片子就像在辦家家酒,馬馬虎虎,開開玩笑,就居然拍完了。但是有了張曼玉和周潤發,有種特別的魅力,居然還能讓自己原諒所有的缺點!

Gigi客氣地回答,開開玩笑也有這麼高的水準,電影都把我看哭了。我也由衷地說道,這真是一部「克難電影」,玫瑰大屋裡的傢俱,前半段是向David Tang借用,後半段則是來自甄妮的客廳,張曼玉的衣服和首飾都是劉娟娟的私夥,泳裝則屬方盈十五歲女兒買了還沒穿過。巴黎拍了兩天外景玩了三四天,銀幕上除了張曼玉和周潤發,以及《少女日記》的陳俊國和陳冠中,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上銀幕,包括張耀揚和張堅庭。

短訊發出不久,回頭一想,八十年代自己拍的那幾部戲,不單是「克難電影」,簡直就是「馬虎電影」。很多時候,想象中的回憶是美好的,但是現實中的回顧卻是殘忍的。二○一○年開始修復自己拍的那十三套電影,可真是被看得見聽得到的銀幕往事,踐踏了我曾經對電影的自我陶醉。

首先發現對戲服馬虎,譬如說,在《意亂情迷》中客串穿過的夏威夷恤,事隔數年居然又在《流金歲月》還穿着它,不夠,事隔十數年後,這件長情的夏威夷襯衫,居然還會在《美少年之戀》的「中南灣」(注)出現。其次道具上也極盡馬虎之能事:同一個紅色塑料電話,《少女日記》、《玫瑰的故事》、《流金歲月》都不避嫌疑的以大特寫姿態出現。幸好九十年代搬離旭龢道一號的時候,環保處理了這不是道具的道具,否則往後的電影,到處都可能見到這個紅電話。還有那些不同影片中重複的臺詞,不是「說真的」,「我是真的」,就是「我是真心的」。在曼谷的影片修復助手飛利浦說,你一定有心理障礙,纔會重複用那麼多個「真」字。

我的朋友邁克先生看了《玫瑰的故事》修復版,盛讚張曼玉和巴黎一樣的美,但是那巴黎的內景,實在太不像巴黎了。我惟有嘻皮笑臉的說,誰要你看佈景,看周潤發張曼玉和張堅庭的戲就夠了。我的朋友林美人總是希望我和她的朋友張叔平有機會合作,看我這樣的馬虎,有可能嗎?

很多時候馬虎了終會後悔,縱使後悔,還是要面對。就像我在修復途中,看到了《少女日記》的無聲毛片,驚嚇度不是你可以想象得到。一度告訴飛利浦不如放棄修復這部處女作,他勸我別擔心,說是配上對白和音樂會有不同的看法。想起當年影評說這部片子是實驗電影,還不服氣,如今看到柔光鏡再加雙層凡士林,一羣少女在樹林中散步織夢,不是追求游水健將,就是掛記着野餐和跳舞。套用江澤民的名句: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影片被列爲當年十大最不賣座的電影,居然還邀請徐楓和汪曼玲吃飯說是慶功完成導演夢。

倘若得獎就是認同,這部影片唯一的驕傲就是主題曲《偶遇》,居然擊敗梅豔芳的《似水流年》贏得當年電影金像獎,我卻沒有因此感到光榮。反而《似水流年》永恆經典。

其實《偶遇》是一本亦舒的小說。往大嶼山拍外景的渡輪,在甲板上看見女主角翻閱,藍天碧雲,如詩美畫,一時即興,馬上找了第二女主角一起拍了一個「唯美」鏡頭,之後又替這本小說加戲,讓《偶遇》把男女主角的姻緣縈連結在一起。事後又找了李雅桑寫了同名主題曲,林志美主唱。我最喜歡李雅桑寫《風的季節》,這本是徐小鳳的歌,梅豔芳在新秀比賽中也是唱這首歌展頭露角,冥冥中大家似乎有些緣份。

男主角鄧浩光在戲中叫做家明。那時大家都談論着家明與玫瑰,說是亦舒男主角都叫家明,女主角就是她自己,玫瑰。娛樂新聞報道,徐楓要拍家明與玫瑰,舒琪導演,鐘楚紅朱江張國榮秦漢陳百強都要主演,劃時代的文藝大戲。懂得利用時勢的我,馬上把亦舒家明與玫瑰name drop在《少女日記》,那時淺薄的我還以爲小說的名字就叫「家明與玫瑰」,這樣也可以沾點亦舒的人氣。

亦舒的年齡與我相若,雖然六十年代在朱旭華的「香港映畫」座談會上相識,也在大會堂的「楊凡時間」相交往,其實從來沒有看過亦舒的小說。一九八四年的某個冬天,走在荃灣的一個便利店,居然看到那本一直被我認錯名字的小說《玫瑰的故事》,好奇買來看個究竟。本想翻翻就是,誰知一看便不能住手,夜半淚流滿襟,心情忐忑良久不能平復。於是第二天馬上打個電話給倪小姐,問她玫瑰的版權是否已賣給了徐楓。她說大家只有談談而已,終歸還是答應讓我拍,因爲她想買一對Buccellati的耳環。

簽約之後,我問她誰應該去演玫瑰?二話不說,她指定張曼玉。還有其他什麼條件嗎?喜歡又深懂電影的亦舒明白開麥拉不同於文字,大方的說,只要你有本事,隨便你改。再經過《姊妹》雜誌的施盈盈介紹(其實在張小姐沒選港姐之前,和她已有一面之緣,詳情請閱《楊凡時間》之《玫瑰玫瑰我愛我》),於是從來沒有演過文藝片的張曼玉就在亦舒的欽點之下成了玫瑰。

那時的曼玉,二十出頭,豆蔻年華,只要登上那本雜誌的封面,就會洛陽紙貴。青春肯定有餘,但是往後那種歷盡滄桑的風塵呢?亦舒非常有信心的說,我只要看見她,那種美就已經讓我心悅誠服,根本不需要演戲。想到江湖傳聞李行簽約瓊瑤小說有一條件:文藝對白一字不能改。亦舒的這個小小要求實在慷慨過慷慨。

斯時曼玉雖然與邵氏公司有電影合約,但所有的合同都可以由她自己作主。簽約前夕,打個電話去感謝方小姐,方小姐十分愛護曼玉,說是行情看漲,要加價。心中自然不悅,並且準備馬上換角,想找回當時得令的鐘楚紅,於是給鍾小姐的經紀人俞琤打了個電話,俞小姐迴應二人份屬好友,換角有傷感情。再者,當時的軍師林冰和施盈盈堅持張曼玉會帶來驚喜,這口氣一定要忍。其後就是歷史。

美麗的標準隨着年代有時會改變。縱然玫瑰的大宅在追求精緻的今天看來,是過分馬虎與簡陋,但是當鏡頭搖開,看見張曼玉梳着光溜溜的髮髻,佩戴誇張的黑蜘蛛漆鐵耳環,穿着劉娟娟帶來的三宅一生,踏着音樂下樓臺,那一刻鐘還是有令人窒息的驚豔。亦舒是對的,她肯定選中了張曼玉,張曼玉又成就了黃玫瑰,獨一無二。

多年後拍過《桂花巷》的陳坤厚託我向亦舒買了此書的電視拍攝版權,不知甚麼原因,之後就一直沒有拍成。

注:《美少年之戀》電影中的酒吧。

上滑查看全部

這篇文章裡,楊凡詳述了《玫瑰的故事》起因,當事人都是無心插柳,但因爲他本身出身的有關係,交友的關係,所以這部片子其實是發生在半山豪宅的故事,大少爺,大小姐,所以若論接地氣,還是電視劇接地氣得多。

▲亦舒賣了小說版權爲的是買一對Buccellati的耳環,此舉也非常亦舒了。

▲亦舒欽點當時的新人張曼玉,稱“只要你見到她那種美就已經讓人心悅誠服,根本不需要演戲”,1985年21歲的她穿着方盈女兒的泳裝,在石澳的海灘,擺出不同的美態。

電影上映之後,亦舒有到電影院去看,並且告訴他看得流了眼淚,但楊凡天性幽默趣致,他說道亦舒之所以流淚是因爲“楊凡將她的小說改得體無完膚”,其實這件事是他自己覺得好玩編的。

▲圖源水印

起先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楊凡是屬意鐘楚紅的。

▲圖源水印

但亦舒屬意的是張曼玉。

楊帆說亦舒見到張曼玉猶如粉絲見到偶像,千呵百護……

楊帆回憶他初次見張曼玉,她才19歲,在連卡佛童裝部工作,兼職做模特,聽說他要找泳衣模特,丟下一句不做泳衣模特就走。

這性格倒是挺黃玫瑰的。

彼時的張曼玉21歲,尚在青澀的年紀,也真的不會演戲,但她學得很快,這不但是她第一次拍文藝片,也是她第一次拍牀戲,連發哥都贊她有天份。

▲圖源水印

周潤發雖然在香港的名氣大,但1985年的他,還是票房毒藥,這部文藝片也算是他的變型之作,片酬也收得非常之低,一個分飾兩角。

但是很快,周潤發與張曼玉就走向了兩個方向,周潤發走的是商業電影路線,而張曼玉是商業與藝術電影兼有,走向了她的影后之路。

楊凡在他的回憶錄裡提到很多年以後他再遇周潤發,說好多年沒有見過張曼玉了,周潤發亦深情地說,她真是一個特別的女孩。

電影是馬馬虎虎拍的,情節也略單薄,這部楊凡版電影最大的看點是,美貌巔峰的張曼玉,和極盡張揚的亦舒、楊凡那一代人崇尚的美學。

▲楊凡的電影一般都是由他一手策劃,編劇,導演,《玫瑰的故事》的服裝指導是方盈,是亦舒的閨蜜和服裝女神,由她來做服裝,應該也是亦舒欽點,關於亦舒與方盈的故事,。圖源水印

▲方盈原是邵氏女星,1968年中,方盈與長兩歲的“奇華餅家”少東黃錫祥結婚,1978年離異,《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子君有頗多方面與方盈相似,比如方也育有一子一女,離異後也是自力更生成爲藝術家,她的電影服裝設計作品包括:《海上花》、《鬼新娘》、《川島芳子》、《赤裸的羔羊》、《風塵三俠》、《今天不回家》等三十餘部,曾多次入圍臺灣金馬獎和香港金象獎“最佳美術指導”及“最佳服裝設計”,方盈性格溫和,她得胰腺癌臨終時前夫與子女環繞身旁,黃錫祥並承諾照顧方盈年邁的父母,讓她沒有牽掛的離去。

電影裡黃玫瑰一出場已經是離婚後返港,一套黑色長裙搭配珍珠項鍊。正是亦舒曾借周棠華之口描述過的玫瑰:

時間回到過去,十五歲的玫瑰顏色濃烈的假髮、誇張的項鍊、滿是熱烈但不俗氣的少女氣息。小說中少女時期的玫瑰穿着更誇張,常常是“簡直會眼睛痛...深紫與墨綠大花裙子,玫瑰紅上身,一件鵝黃⼩小外套。”

但在遇到莊國棟之後,玫瑰的風格變成了內斂的黑白灰。

白色刺繡襯衣配黑色闊腿褲,永恆的時尚公式。

爾後遭遇情傷,遠赴巴黎,也是以單色爲主,但是會突出學生氣。

在街頭咖啡館寫作業這一幕可以反覆看,夢想中的生活具象化了。

離婚後的玫瑰回到香港,遇到溥家明,重新談戀愛之後,依舊是黑白,但是生動了許多。

點睛之筆在耳環和手鐲。

穿上婚紗等待新郎,新郎卻出了車禍,故事戛然而止,以黑開始,以白結束,也不失爲一種亦舒美學。

楊帆作爲導演,對美有異乎尋常的敏銳和感知,他並不追求運鏡技巧,更喜歡以固定鏡頭捕捉人物動態和情緒,所以他的很多電影隨手一截都很美。

▲楊凡事無具細,小至桌上的一瓶花,大致佈景,全部親力親爲,這瓶花,過四十年看仍然覺得浪漫美麗,格調高雅。

張曼玉這一幕簡直是花面交相映。

▲圖源水印

公寓的佈置也非常考究,不論是哥哥在的時候,滿屋老錢的石澳大屋風格;

▲楊凡說玫瑰的大宅在春坎角,而傢俱是跟鄧永鏘借的,關於鄧永鏘的故事, 。

還是哥哥不在以後,走粉紅少婦風的鄉間別墅風格。

▲玫瑰的大廳傢俱借自巨星甄妮的家,關於甄妮的故事,。

電影裡黃振華和周士輝閒聊,黃振華在一枝一枝地修剪玫瑰,黃百合和粉紅百合,風流而不落俗,光是一捧花都足見楊凡的審美功力。

相比之下電視劇中的細節就不忍細看,周士輝拿着這束黃玫瑰大汗淋漓跑去找黃玫瑰,這朵粉紅色的蝴蝶結也是真直男之選了。

所以劇中亦玫插花也不太用心,選的是最最普通的洋甘菊和黃玫瑰,插進花瓶時一揉,顯見不是愛花之人。

▲快四十年了,如今的花束真是差當年很多,當年是藝術,如今是妥妥的商業化了。

另外如風車轉輪一般換的衣服了,雖然說是大女主,雖然女主角也當然要好看,但過於頻密也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少了一點成竹在胸的“閒”,要不師太怎麼時時要提點人: “做人最緊要姿態好看”。

什麼叫細節決定成敗,這就叫細節決定成敗吧。

亦舒和楊凡迷信女人“美的特權”,

電視劇版講清了“美的特權”架不住“第一性特權”

提到亦舒,自然會想到她筆下的萬千獨立女性,那句錚錚鐵骨的 “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能夠爲他揚眉吐氣的,也是他自己。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

但是也不要忽視亦舒和楊凡的時代性,他們全部都是一九四零年代生人,他們青春年少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香江女性的主流仍然是嫁夫生子,在那個時代能寫職業女性,就是前衛,而四十年後,靠自己已成爲萬千女性的基礎共識。

《玫瑰的故事》寫於1981年,距離現在已經過去40年……而這本早期亦舒的著作仍然不可避免地帶着那個時代的思想侷限。

其實亦舒和楊凡在他們的故事,講的是擁有絕頂美貌的女人確實擁有一種叫美的特權,可以說就是人生的豁免權。

所以,膜拜“美”和“美人”,是亦舒的小說和楊凡電影的共性。

▲楊凡是著名的唯美導演。圖源水印

而亦舒創造的黃玫瑰故事,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絕對的瑪麗蘇。

所有人看到她都會被她的美貌震驚,不管男的女的,連她的女婿和繼子都不例外。

而準女婿周棠華,“她的美是不能形容的!她的臉簡直髮出柔和晶瑩的光輝,一雙眼睛如黑玉般深奧,身材纖弱苗條,整個人如從工筆仕女圖中踏出來……”周棠華突然心生恐懼,“這位女子的美是令人驚心動魄的,不能自己的。”

繼子羅震中“我等了半輩子的夢中女郎,她在這一刻出現了”。“成熟的臉容,極端女性化的姿態,她是一個真正的美女,我從沒見過黑寶石似的眼睛,我呆住了。”

莊國棟雖然結了婚,維持了十年婚姻,這十年中他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着那個被他拋棄的女孩,離婚時,妻子對他說,“你並沒有愛過我,我們浪費了十年。”莊國棟依然記得玫瑰當初的樣子,“我沒有見過那麼美麗的女孩子,整個人沉醉下去,如在大海中遇溺。”

女作家晚睡總結道:亦舒的玫瑰是典型的言情小說大女主,沒有道理的美,不切合實際的迷人,她一輩子都需要愛,只在感情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其他世事一竅不通。她不糾纏男人,男人也會來糾纏她。

她的親哥哥黃振華這樣評價她,“玫瑰是離婚三次,到四十九歲還有人排隊追求的那種女人,她的幸運註定是這樣,傾國傾城的尤物,往往身不由己地成爲紅顏禍水,這就是命運。”

那個時代的女性慕強,大概率就會慕美,因爲只有美只有沒有道理的美才能吸引無數男人前赴後繼,哪怕四十歲還有富有可敵國的上流社會貴族老叔羅爵士來追。

對此,楊凡倒是也不忌諱,他清醒說他的電影全部都是“自戀”。

▲圖源水印

一個女人美,所以到八十歲也有人追,這當然是一種意淫,但亦舒畢竟不是五毫子小說家,她對於現實生活是認識得很深刻的。

不過那時的她,雖然明白女性要靠自己要工作才得靠一雙手改變生活,但前提是遇人不淑,因爲沒有運氣碰到能夠保護自己的老式好男人,女人才逼不得已出來工作,職業婦女是等而次之的生活,是當你沒有遇上好男人之後才必須要去做的那個選擇。

所以亦舒的女主角們都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種要靠自己的哀怨,哪怕是美豔無比的玫瑰爲什麼要嫁給方協文的原因,她的回答是希望做一個普通的、被人愛的妻子。

離婚後遇到靈魂知己傅家明,家明重病即將離世,她的願望也是做一個洗手作羹湯的妻子。

她對自己的評價是離過婚,一無是處的女人。

在家明離開後嫁給羅德慶爵士,也是一種玉在櫝中求善價的心情,她梳着低髻,在任何時候都完美無缺,豔光四射地成爲羅爵士最安靜美麗的妻。

玫瑰的獨立,始終是一種“我在離開男人後會變得自立自強,直到遇到下一個男人爲止”的獨立。就如同小說《我的前半生》中子君被棄之後受盡冷眼,終於嫁給翟有道成爲豪門闊婦才得以揚眉吐氣。

離開一個樹枝、奔赴另一個樹枝,本質是“妾本絲蘿,願託喬木”的變奏。

而劉亦菲版的電視劇在女性意識上顯然比80年代更清晰,更有力。

比如玫瑰在被媽媽教育她要自愛時,也會反駁爲什麼只要求女孩自愛不要求男孩自愛。

▲遇上以工作爲重的莊國棟,第一次讓黃亦玫感受到自己並不是世界的中心,知道自己也可能是別人選擇的對象,這是她成熟的第一步。

▲至於被周士輝拋棄的關芝芝,小說中楊眉吐氣的原因是她再次變成了要人的太太,手握一方大權,可是到底是某人的妻子,電視劇中處理則是芝芝昂首闊步地走了,直接說下次見面連名帶姓叫我。

電視劇的黃亦玫美則美矣,但不是一味嬌憨,當她試過兩種傳統好老公類型之後,她不是如書中玫瑰一樣,把眼光投向更老更有錢的男人,如劇情所示的,去學起了開飛機,遇上了小鮮肉……

畢竟現代的女性都知道在傳統的情感關係裡,再好的金龜婿,感情也有變的時候,因爲主動權始終在他們手上,再好的經濟適用男,生完孩子的苦也大部分得自己承擔。

這也是《玫瑰的故事》書中最核心最深刻的穿越過四十年沒有變的一點,那就是女性美的特權,在婚戀關係中男性社會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第一性特權”(波伏瓦語,女性是社會的第二性別,男性是第一性別,即掌握主動權的性別)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黃亦玫在莊國棟身上遇到的是男人搞事業的特權,一對情侶,只要男人說他要搞事業,女人就要無條件地爲他讓步,畢竟男人搞事業是正途,所有的人會支持他,而多年社會競爭把男性要爭奪社會資源的狼性刻在了骨子裡,他們把事業視爲第一需求求,鮮少讓步。

而黃亦玫在方協文身上遇到的是男人在婚戀當中的集體潛意識特權,就算是這樣一個如此庸常的男人一旦進入關係,就天然地覺得家務應該由女人來做,孩子應該由女人來帶。

而女性在不自覺的社會潛意識洗腦下變成一個圍着孩子轉的全職主婦,這樣的瑣碎的生活對誰都是一種折損,也讓女性慢慢失去社會競爭力。

真實生活裡與玫瑰有關的人,無論是楊凡版的張曼玉、楊凡心目中的玫瑰鐘楚紅女士,甚至衆人心目中黃玫瑰的章小蕙女士,統統沒有一個遇到自己的羅爵士。

▲ 張曼玉和鐘楚紅當年去臺灣宣傳《流金歲月》,張曼玉在諸多戀愛之後選擇單身,而鐘楚紅在老公去世之後也選擇單身,她說不想服侍老的也不想服侍小的,兩位女神對於在傳統話語中的中年女性的處境應該是非常清楚……

▲章小蕙當年的情侶白頭佬,十足十亦舒心目中的紳士款,怎料後來變成拳打腳踢,不堪回首,關於這個人,,至於傳奇的小蕙女士,居然六十歲迴歸成爲頂流賣貨博主,最終還是靠自己……

電視劇雖然煙火味十足,但在女性意識是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女人的美和優秀不只是用來談戀愛的,而是你要把你手上的這一把好牌,綜合運用起來,謀得一個更好的人生。

那什麼是更好的人生呢?

更好的人生就是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而不是一個依附在別人身上的寄生蟲的人生,附屬品的人生。

四十年了,我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什麼,就在意識上進步了這麼一小點,確認了這一小點,要堅持啊,要加油啊!各位!

附錄:

1、關於甄妮的故事:

2、關於鄧永鏘的故事:

3、關於陳曜旻的故事:

作者:過期甜筒、黃小琥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