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體驗:開會有它 真是太省事兒了

大家想想日常開會時的場景,尤其是對於經常要處理會議記錄的小夥伴,會不會遭遇這樣讓人頭疼的經歷?比如會議時間過長、會議內容分散。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相信進行會議記錄的小夥伴都會陷入絕望,這意味着要付出幾倍的時間反覆收聽錄音,才能夠將記錄整理妥當。而如果恰巧遇到了較爲緊急的會議,需要很快將資料整理完畢,處理會議記錄的朋友很可能會當場頭禿。

而不止對於有會議記錄需求的小夥伴,經常開會的朋友也一定遇到過連接大屏演示PPT時,網絡中斷的情況。當然,以上我提到的問題或許只是大家開會中尷尬經歷的冰山一角,即便如此,有沒有人想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這次訊飛幫大家解決了,最新推出的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

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的投屏發射端設計上還是非常小巧的,看起來很像對講機,儘管產品定位辦公場景,但還是考慮到了便攜性。

當然,如果用戶沒有外出攜帶需求,也可以將產品放入標配收納盒中。不得不說,訊飛在產品研發中還是充分考慮到了各種場景的應用細節。

設計細節上,其配備了六麥克風矩陣,支持10米遠距離拾音,能夠提供足夠的清晰度拾音以及智能降噪功能,充分考慮到了會議場景的高保真語音記錄需求。

產品正中間還配置了一個按鍵和指示燈,通過按鍵,可以非常方便的控制麥克風進行開啓關閉操作,做到一鍵靜音。而通過指示燈,用戶也可以方便的瞭解當前的工作狀態。

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的投屏發射端正面下方還設置了外放喇叭,如果電腦沒有配備外放音箱,在錄製過後,可以通過外放喇叭進行錄音的回放。

其他細節上,投屏發射端加入了聲音外放切換的撥杆,當撥杆調製靜音,設備的外放喇叭會保持靜默狀態。涉及到長時間錄製的場景時,用戶還可以藉助設備另一側的Type-C接口,對設備進行充電,保持記錄不間斷。

值得一提的是,設備的左側也加入了功能接口,分別是配對鍵和USB3.0接口,方便連接U盤、鼠標、鍵盤等外接設備。

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最讓人驚喜的正是出色的適配性,能夠實現即插即用,在不額外安裝驅動的情況下,就能夠正常實現全部功能。

至於接收端方面,如果有投屏需求,那麼就可以將其利用起來,相比發射端,其體積更小,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接收端帶有一個配對鍵和電源接口、音頻接口、2個HDMI接口,基本能夠滿足用戶的全部會議需求。

具體連接上,只需要接入電源,將顯示設備與接收端通過HDMI線進行連接,同時將發射端與PC相連,就能夠實現即插即顯的無線投屏。

實際體驗下,延遲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也就是說能夠感受到延遲,但並不會影響實際使用。

在PC安裝了“訊飛智影”客戶端後,用戶還可以使用更多實用功能,比如會議錄音轉寫以及翻譯等。而除PC外,用戶也能夠下載移動端的版本,進行數據同步,非常方便,目前“訊飛智影”能夠支持Windows、Mac、Android和iOS幾個主流系統,基本能夠照顧到所有用戶羣體。

具體使用上,“訊飛智影”擁有無線投屏、文件列表、當前連接的設備和錄音、轉寫字幕和翻譯字幕功能,當想要進行會議錄製時,只需要按下錄音即可開始錄製,軟件也會進行自動轉寫,而這一切在屏幕上都是及時顯現的。

能夠看到,“訊飛智影”語音轉文字的準確度極高,官方表示轉寫準備率高達98%,最讓人稱讚的是軟件還能夠進行過濾語氣詞、字詞修正、智能分段等操作,細節拉滿。

另外,軟件針對錄製的內容還會進行分別記錄,能夠看到會議摘要、精準轉寫、會議字幕和會議音頻等功能,都是會議記錄中需要用到的實用功能,而能夠進行後續查看和編輯的特質,也極大的提升了用戶的工作效率。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功能,那就是分角色記錄,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能夠針對不同角色進行分別記錄,讓用戶按下軟件右上角的角色分離鍵,軟件就能夠對內容進行智能判斷,將不同角色提出的內容進行分別展示,而用戶也可以對人物名稱進行編輯,快速形成會議紀要。

不僅僅在中文場景下,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還能夠進行語音轉寫以及翻譯字幕,支持8種外語轉寫中文,12種中文方言轉寫。基本可以做到同步翻譯,且保持了極高的翻譯準確度。

在多設備同步方面,訊飛提供了高安全雲存儲功能,不僅僅在錄製PC上能夠進行查看,同賬號在手機端也能夠隨時進行會議記錄的查看,非常方便。

而不僅於線下會議錄製,在用戶有需求的情況下,設備還能夠兼容聽見會議和其它第三方會議軟件,當用戶發起會議或加入雲會議時,用戶只需要藉助發射端,就可以輕鬆搞定線上會議,同時詳細記錄下會議紀要。

可以說,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的出現是訊飛對日常會議記錄環境的一次技術突破,它不僅融合了會議全向麥克風、桌面音箱、會議錄音轉寫翻譯等功能,還整合了投屏功能,絕對的爲會議而生。如果你也是一個在工作中繞不開會議的用戶,那麼訊飛AI麥克風投屏器 MC10絕對會給你帶來與其他同類產品不同的體驗,很可能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