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海外配對 北市動物園赴日尋找斑馬、小熊貓新血緣

臺北市立動物園內現有小貓熊家族狀態也亟需規劃未來新血緣之引進納入事宜。

臺北市立動物園於13日至16日,派員赴日本拜訪多所動物園,尋求未來動物新血緣引入之保育合作契機。

臺北市立動物園爲園區物種保存與存續負有保育方舟之角色,爲讓園區格利威、查普曼斑馬及小貓熊等動物家族之健康繁衍興盛;讓園內14只小貓熊、10只查普曼斑馬有交換血緣的機會,動物園於13日至16日,派員赴日本拜訪多所動物園,尋求未來動物新血緣引入之保育合作契機。

園區育有公母各5只的查普曼斑馬,目前面臨近親繁殖與個體老化壓力。園長諶亦聰表示,動物園在園區總體物種族羣經營管理下,正着手規畫引進新血緣,以永續物種並保存物種遺傳多樣性。

而動物園2021年起與多所日本動物園保育合作,今年決議在全球國際保育整合與族羣管理計劃下,引入瀕危等級的2只雄性格利威斑馬、1只雄性查普曼斑馬,這將是對近30年未更新血緣的臺灣查普曼斑馬族羣一大重要外援助力。

不只查普曼斑馬族羣,園區小貓熊家族也亟需規畫引進新血緣,現有14只小貓熊均受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架構下的族羣管理調度規範。動物園表示,爲建立亞洲區域性的小貓熊族羣管理計劃,園方在國際小貓熊調度協調員建議下,積極與日本動物園洽談聯繫小貓熊交換血緣的機會。

諶亦聰今年率領動物園同仁與臺北市第一(中央)國際獅子會成員,6月13至16日拜訪日本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日本東京動物園協會營運轄下的日本恩賜上野、多摩、井之頭動物園等,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橫濱分處長張淑玲也前來陪同至橫濱Zoorasia與野毛山動物園交流。

動物園表示,透過實體會議且在既有保育合作備忘錄基礎上,交流動物照養醫療、族羣管理、遊客服務、保育教育等,以積極爭取參與全球瀕危物種保育計劃,提升臺北市立動物園物種典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