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火災受批評 巴西總統反嗆各國煽情攻擊
過去30年,所有民選的巴西總統登上聯合國大會的舞臺的發言,顯示巴西在國際棋盤中地位的演變,發言的共同重點都是捍衛巴西在環境保護方面盡了自己的力量,同時要求富國做出對等補償。
除了環境保護,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前任在聯大的發言內容,也顯示巴西外交政策產生的變化。
里約熱內盧軍事高級學校國際關係學家卡里爾(Mariana Kalil)指出,柯樂(Fernando Collor)身爲巴西恢復民主後的第一位當選總統,柯樂的使命是傳遞一個堅定的巴西的形象,以適應國際上對人權和不擴散核武器的要求。
柯樂在1991年聯合國的發言強調巴西正在尋求必要的肯定,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當時,巴西尚未加入「禁止核子擴散條約」,是美國和歐洲等開發國家施加壓力的目標。
此外,柯樂還試圖確保巴西已踏上商業開放和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道路,即國際社會冷戰後關切的主題。
如果說,巴西在柯樂政府期間參與聯合國的目的是加強巴西正在尋求現代化,以發揮國際領導作用,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政府的努力則是捍衛國家已經準備好成爲國際舞臺的主角。
1998年,巴西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並更加積極地捍衛國際機構的改革。
卡多索唯一一次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是在2001年9月24日、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兩週後,表示聲援美國;其他時候都由外交部長代表巴西出席這類活動。
卡多索也要求擴大聯合國安理會,批評富國的商業保護主義,加強巴西在尋求全球化正義方面的作用。
巴西也從卡多索開始對氣候變遷議題發言。如他在2001年發言說,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是時代的挑戰,而氣候變遷的走向是科學上確立的事實。
到了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政府,巴西開始以更實際的方式,協調其擴大參與聯合國安理會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呼籲。他在聯合國大會大力指出,巴西通過「家庭補助款」等收入轉移計劃,成爲社會發展的典範。
之後,魯拉政府開始強調巴西從2004年開始在聯合國海地維和任務領導中的作用。
在2008年和2009年聯大的發言中,面對國際金融危機,魯拉批評美國對經濟的最小干預模式,並向國際推銷巴西通過採取對策和刺激消費應對經濟動盪的模式,強調國際危機證明了「市場可以自我調節,消除國家的任何干預」的荒謬理論。
在環境方面,魯拉只是一再要求富有國家補償發展中國家對環境的保護。
魯拉的接班人羅賽芙(Dilma Rousseff)在聯大的發言,都是繼續前任政府的政策,但力道小很多,因爲羅賽芙在位6年,很少花時間在外交政策上。
2016年,泰梅爾首次在聯大發言,由於羅賽芙遭到彈劾,他剛剛就任巴西總統。羅賽芙的支持者高喊要其下臺,泰梅爾決定利用在聯大的發言爲己辯護。
2017年,巴西開始成爲國際批評的目標,因2016年亞馬遜的森林砍伐量增加58%,泰梅爾決定將當年9月聯大發言內容焦點放在「巴西政府已採取措施保護森林。」
卡里爾表示,總體而言,自重新民主化以來,巴西的外交政策一直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儘管每位總統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方面。
在環境方面,巴西曆屆總統都要求發達國家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應比最貧窮國家承擔更大的責任。但波索納洛政府在捍衛開放原住民採礦保護區、減少環境罰款和擴大亞馬遜雨林的農業生產方面的強硬立場,使巴西處於國際壓力的中心。
卡里爾認爲,透過將巴西納入多邊組織關於環境問題的討論,讓反對美國總統川普立場的大國能夠表明立場,而又不會直接攻擊美國。
卡里爾還指出,巴西曆屆總統就擴大聯合國安理會、減少保護主義、和平解決衝突、權力爭端中立等議題發言的連續性,「波索納洛自年初上任以來,雖在發言中強調巴西外交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仍須拭目以待,因爲波索納洛國內的發言往往不同於外交政策的實際行動」。